“想在謝公窗戶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想在謝公窗戶間”全詩
我今相送一懷想,想在謝公窗戶間。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來上人歸宣城兼柬太守孫學士》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來上人歸宣城兼柬太守孫學士》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李白不厭昭亭山,
看盡飛鳥云獨閑。
我今相送一懷想,
想在謝公窗戶間。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李白的景仰和思念之情。詩中提到了昭亭山,這是一個李白曾經游歷過的地方,他對這座山非常著迷,看盡了山上飛鳥和飄動的云彩。詩人在此時此地,向李白表達了自己對他的思念之情,并希望自己的思念能夠傳達到李白所住的地方。
賞析:
這首詩詞以李白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李白的景仰和思念之情。李白是唐代偉大的詩人,他的詩作和獨特的個性給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詩人梅堯臣在這首詩中借景抒懷,通過描繪李白所喜歡的昭亭山的景色,表達自己對李白的欽佩之情。
詩中的“李白不厭昭亭山”一句,表達了李白對昭亭山的鐘愛之情,他在這座山上度過了很多時光,對山上的景色非常熟悉。接著,詩人提到“看盡飛鳥云獨閑”,形容李白在山上觀賞飛鳥和飄動的云彩,表現了他的閑適自在和對自然景物的熱愛。
最后兩句“我今相送一懷想,想在謝公窗戶間”,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李白的思念之情。詩人希望自己的思念能夠通過窗戶傳達到李白所在的地方,表現出詩人對李白的敬仰和追思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李白為主題,通過對昭亭山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李白的景仰和思念之情,展現了詩人對李白才華和獨特個性的欽佩之情,同時也表達了詩人自己對自然景物的熱愛和對遠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想在謝公窗戶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ái shàng rén guī xuān chéng jiān jiǎn tài shǒu sūn xué shì
來上人歸宣城兼柬太守孫學士
lǐ bái bù yàn zhāo tíng shān, kàn jǐn fēi niǎo yún dú xián.
李白不厭昭亭山,看盡飛鳥云獨閑。
wǒ jīn xiāng sòng yī huái xiǎng, xiǎng zài xiè gōng chuāng hù jiān.
我今相送一懷想,想在謝公窗戶間。
“想在謝公窗戶間”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