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得為直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終得為直矣”全詩
橘柚未為精,葡萄安可擬。
郭生始能贊,魏文何謬比。
二果皆世珍,乃遺及賤士。
而復副醇醢,或乞自諸己。
豈唯享遠味,終得為直矣。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馬都官行之惠黃柑荔枝醋壺》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馬都官行之惠黃柑荔枝醋壺》
染霜胡甘熟,烘日荔枝美。
橘柚未為精,葡萄安可擬。
郭生始能贊,魏文何謬比。
二果皆世珍,乃遺及賤士。
而復副醇醢,或乞自諸己。
豈唯享遠味,終得為直矣。
中文譯文:
染霜胡甘熟,烘日荔枝美。
秋霜使胡瓜的甜美成熟,太陽曬熱了荔枝,使它更加美味。
橘柚未為精,葡萄安可擬。
橘子和柚子還沒有成熟,葡萄也無法媲美。
郭生始能贊,魏文何謬比。
郭生才能贊美它們,魏文怎能妄自比擬。
二果皆世珍,乃遺及賤士。
這兩種水果都是世間珍寶,竟然也傳給了貧窮的士人。
而復副醇醢,或乞自諸己。
而且還有珍貴的黃柑和荔枝醋壺,有時還要向自己乞求。
豈唯享遠味,終得為直矣。
并不僅僅是為了享受遠方的美味,最終也能使人正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馬都官行時所品嘗的惠黃柑和荔枝醋壺。詩人通過對不同水果的比較,表達了對惠黃柑和荔枝的珍貴和美味的贊賞,同時暗示了這些珍貴的食物也能夠傳遞給貧窮的士人。
詩中的染霜胡甘熟和烘日荔枝美描繪了這些水果的成熟和美味,通過對橘子、柚子和葡萄的比較,凸顯了惠黃柑和荔枝的獨特價值。
詩人提到了郭生和魏文,暗示他們是對這些水果贊美的代表。郭生可能指的是郭茂倩,他是宋代著名的山水畫家和文人,善于描繪自然景色。魏文可能指的是魏了翁,他是宋代文學家,尤擅長寫作游記和飲食文化。
詩的最后兩句提到了黃柑和荔枝醋壺,暗示了它們不僅僅是為了享受美味,而是具有一種超越物質的價值,能夠使人變得正直。
整首詩詞通過對水果的描繪和比較,抒發了詩人對珍貴食物的贊美,同時表達了食物傳遞溫暖和正直的力量。它也體現了宋代文人對物質與精神的關注,以及對自然的熱愛和贊美。
“終得為直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 dōu guān xíng zhī huì huáng gān lì zhī cù hú
馬都官行之惠黃柑荔枝醋壺
rǎn shuāng hú gān shú, hōng rì lì zhī měi.
染霜胡甘熟,烘日荔枝美。
jú yòu wèi wèi jīng, pú táo ān kě nǐ.
橘柚未為精,葡萄安可擬。
guō shēng shǐ néng zàn, wèi wén hé miù bǐ.
郭生始能贊,魏文何謬比。
èr guǒ jiē shì zhēn, nǎi yí jí jiàn shì.
二果皆世珍,乃遺及賤士。
ér fù fù chún hǎi, huò qǐ zì zhū jǐ.
而復副醇醢,或乞自諸己。
qǐ wéi xiǎng yuǎn wèi, zhōng dé wèi zhí yǐ.
豈唯享遠味,終得為直矣。
“終得為直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