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如野云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猶如野云翠”全詩
津津出石齒,泠泠縈竹根。
猶如野云翠,復落郡池喧。
心靜意自適,不知朝市煩。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汝州後池聽水》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汝州後池聽水》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水泉脈動,分巖臨澗源。
津津出石齒,泠泠縈竹根。
猶如野云翠,復落郡池喧。
心靜意自適,不知朝市煩。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景象,詩人通過描寫春水的流動、山泉的涌動以及竹根的環繞,表達了自然界的生機和活力。詩中還提到了野云的飄逸和郡池的喧囂,與自然的寧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最后,詩人表達了在這樣的環境中,心靈得到寧靜和自在,不受塵世的煩擾。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觀,通過對水流、山泉和竹根的描寫,展現了自然界的美妙和生機。詩人運用了形象生動的詞語,如“春水泉脈動”、“津津出石齒”、“泠泠縈竹根”,使讀者仿佛能夠親身感受到水流的聲音和竹根的觸感。同時,詩人通過對野云和郡池的描繪,展示了自然與塵世的對比,凸顯了自然的寧靜和純凈。最后兩句“心靜意自適,不知朝市煩”,表達了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心靈得到了寧靜和自在,遠離了塵世的喧囂和煩擾。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自然的美麗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受。
“猶如野云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ǔ zhōu hòu chí tīng shuǐ
汝州後池聽水
chūn shuǐ quán mài dòng, fēn yán lín jiàn yuán.
春水泉脈動,分巖臨澗源。
jīn jīn chū shí chǐ, líng líng yíng zhú gēn.
津津出石齒,泠泠縈竹根。
yóu rú yě yún cuì, fù luò jùn chí xuān.
猶如野云翠,復落郡池喧。
xīn jìng yì zì shì, bù zhī cháo shì fán.
心靜意自適,不知朝市煩。
“猶如野云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