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落黃金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零落黃金蕊”全詩
深叢隱孤秀,猶得奉清觴。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飲賦四題·殘菊》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飲賦四題·殘菊》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秀,猶得奉清觴。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十月三日,梅堯臣在相公花下小飲時的景象。他注意到殘菊的黃金花蕊已經零落,但即使在凋零的狀態下,仍然保持著芬芳的香氣。這表達了作者對菊花的贊美和敬意。菊花在秋天是獨自傲立的,隱藏在深深的花叢中,仍然能夠享受到清酒的款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殘菊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菊花的贊美和敬意。菊花是秋天的象征,它們在其他花朵凋零之后依然綻放,展示了堅強和頑強的生命力。盡管菊花的花蕊已經零落,但它們仍然保持著香氣,這象征著美麗和價值不僅僅存在于花的完整時期,即使在凋零的狀態下,仍然能夠散發出迷人的香氣。作者通過這種描寫,表達了對菊花堅韌不拔的品質的贊賞。
此外,詩中提到菊花隱藏在深叢中,獨自傲立。這種描寫給人一種孤獨而高潔的感覺,也暗示了作者對獨立和自立的追求。菊花在深叢中隱秀,猶如作者在人群中保持獨立和獨特的個性。最后一句“猶得奉清觴”,表達了作者在菊花的陪伴下,享受清酒的愉悅。整首詩詞通過對菊花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堅韌不拔、獨立自主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贊美。
“零落黃金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yuè sān rì xiàng gōng huā xià xiǎo yǐn fù sì tí cán jú
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飲賦四題·殘菊
líng luò huáng jīn ruǐ, suī kū bù gǎi xiāng.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shēn cóng yǐn gū xiù, yóu dé fèng qīng shāng.
深叢隱孤秀,猶得奉清觴。
“零落黃金蕊”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