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與子同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昔與子同歸”全詩
持杯月正清,遄水平如削。
爾來蘆岸深,須防虎潛搏。
行行無朋友,遇事自斟酌。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弟禹臣赴官江南》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弟禹臣赴官江南》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曾經與你一同回家,夜晚停船在瓜洲。手持酒杯,月亮明亮清澈,水面平靜得像刀削。如今你來到蘆岸深處,要小心防備潛伏的老虎。行走之間沒有朋友相伴,遇到問題只能自己斟酌。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送別弟弟禹臣赴官江南的情景。詩人回憶起曾經與弟弟一同歸家的時光,夜晚停船在瓜洲,月亮明亮清澈,水面平靜如削。而現在,弟弟要前往蘆岸深處的江南,詩人提醒他要小心防備潛伏的危險。詩人感嘆自己行走之間沒有朋友相伴,遇到問題只能自己思考決策。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離別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弟弟的關心和祝福。詩中的月亮和水面的描繪,展現了寧靜和清澈的意象,與詩人對弟弟前程的期望相呼應。詩人提醒弟弟要小心虎潛伏的警示,表達了對他的關切和希望他能夠謹慎行事。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將離別的情感與對未來的期許融合在一起,給人以深思和感動。
“昔與子同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dì yǔ chén fù guān jiāng nán
送弟禹臣赴官江南
xī yǔ zi tóng guī, yè xiàng guā zhōu pō.
昔與子同歸,夜向瓜洲泊。
chí bēi yuè zhèng qīng, chuán shuǐ píng rú xuē.
持杯月正清,遄水平如削。
ěr lái lú àn shēn, xū fáng hǔ qián bó.
爾來蘆岸深,須防虎潛搏。
xíng xíng wú péng yǒu, yù shì zì zhēn zhuó.
行行無朋友,遇事自斟酌。
“昔與子同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