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同而質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性同而質殊”全詩
乃識高僧趣,不為利物迷。
海燕乘華屋,區區竟銜泥。
安知矯翼鷗,豈類斷尾雞。
性同而質殊,何必莊指齊。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端式歸漳州》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端式歸漳州》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來到天王都,常常夢見苦竹溪。
才認識到高僧的趣味,不再為物質所迷。
海燕乘坐華麗的屋子,卻只能銜著泥土。
怎能知道翱翔的海鷗,與斷尾的雞是不同的。
雖然性質相同,但卻有著不同的品質。
何必要強調它們的相似之處。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物質追求的批判和對精神追求的贊美。作者通過描繪自己來到都城后常常夢見苦竹溪,意味著他對自然和寧靜的向往。他認識到高僧的趣味,意味著他開始追求精神上的滿足,而不再被物質所迷惑。與此同時,作者通過比較海燕和斷尾雞的不同命運,表達了對人們不同追求和命運的思考。最后,作者提出了一個問題,即雖然性質相同,但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品質和追求,所以沒有必要過分強調相似之處。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人與物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物質追求和精神追求的思考。作者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展示了自己對寧靜和精神追求的向往。他通過對海燕和斷尾雞的比較,暗示了人們在追求不同目標時所面臨的不同命運。最后,作者提出了一個問題,引發讀者對個體差異和追求多樣性的思考。整首詩詞意境清新,語言簡練,通過對比和反問,引發讀者對人生意義和價值觀的思考。
“性同而質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duān shì guī zhāng zhōu
送端式歸漳州
lái jū tiān wáng dōu, cháng mèng kǔ zhú xī.
來居天王都,常夢苦竹溪。
nǎi shí gāo sēng qù, bù wéi lì wù mí.
乃識高僧趣,不為利物迷。
hǎi yàn chéng huá wū, qū qū jìng xián ní.
海燕乘華屋,區區竟銜泥。
ān zhī jiǎo yì ōu, qǐ lèi duàn wěi jī.
安知矯翼鷗,豈類斷尾雞。
xìng tóng ér zhì shū, hé bì zhuāng zhǐ qí.
性同而質殊,何必莊指齊。
“性同而質殊”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