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垅云日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謁垅云日光”全詩
僚官詫舊識,邸吏窺新章。
前去別馬上,今仰立道傍。
野老拜車塵,里人持壺漿。
至家塤篪美,謁垅云日光。
盛事難盡書,且舉國門觴。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韓仲文知許州》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韓仲文知許州》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送別韓仲文知許州的情景,表達了對他的贊美和祝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孰不為太守,所榮歸故鄉。
誰不愿意成為太守,享受歸鄉的榮耀。
僚官詫舊識,邸吏窺新章。
同僚們驚訝于他的舊識,官府的吏員窺探他的新篇章。
前去別馬上,今仰立道傍。
他即將離開,我們在馬上與他告別,如今我們仰望著他在道路旁站立。
野老拜車塵,里人持壺漿。
鄉下的老人向他的車轍下拜,鄉親們手持酒漿送行。
至家塤篪美,謁垅云日光。
到達家中,美麗的樂器奏響,向太陽致敬。
盛事難盡書,且舉國門觴。
這場盛大的離別難以盡述,讓我們舉起酒杯,共慶這一時刻。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送別場景,表達了對韓仲文的敬佩和祝福之情。詩人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現了韓仲文成為太守并歸鄉的榮耀,以及他在新職位上的突破和成就。詩中還描繪了鄉親們的送行場景,表達了他們對韓仲文的敬意和祝福。最后,詩人以盛宴的形式,表達了對韓仲文未來的期望和祝福。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送別的情景和對韓仲文的贊美。同時,詩人也通過描繪鄉親們的送行和舉國門觴的場景,表達了對韓仲文的祝福和對他未來的期望。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宋代文人的豪情壯志和對鄉土情懷的追求。
“謁垅云日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hán zhòng wén zhī xǔ zhōu
送韓仲文知許州
shú bù wéi tài shǒu, suǒ róng guī gù xiāng.
孰不為太守,所榮歸故鄉。
liáo guān chà jiù shí, dǐ lì kuī xīn zhāng.
僚官詫舊識,邸吏窺新章。
qián qù bié mǎ shàng, jīn yǎng lì dào bàng.
前去別馬上,今仰立道傍。
yě lǎo bài chē chén, lǐ rén chí hú jiāng.
野老拜車塵,里人持壺漿。
zhì jiā xūn chí měi, yè lǒng yún rì guāng.
至家塤篪美,謁垅云日光。
shèng shì nán jǐn shū, qiě jǔ guó mén shāng.
盛事難盡書,且舉國門觴。
“謁垅云日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