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畏蛟龍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獨畏蛟龍浪”全詩
獨畏蛟龍浪,將歸風雨天。
葛花侵野徑,源水入腴田。
君住巴丘下,西山道路連。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洪州通判何太博先歸新淦》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洪州通判何太博先歸新淦》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拜官江上客,
乘馬不乘船。
獨畏蛟龍浪,
將歸風雨天。
葛花侵野徑,
源水入腴田。
君住巴丘下,
西山道路連。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送別洪州通判何太博,他即將返回新淦。詩人表達了對他的祝福和對他未來歸程的擔憂。詩中描繪了江上的客船,詩人選擇騎馬而不是乘船,可能是因為他對江中的蛟龍和波浪感到害怕。他預見到了將要面對的風雨天氣。詩人還描繪了葛花侵入野徑和源水灌溉肥沃的田地,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景。最后,詩人提到了君主居住在巴丘下,西山的道路與之相連,這可能是對君主的致敬。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表達情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才華和情感世界。詩人運用了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自然景色與人情感相結合,給讀者帶來了美的享受。詩中的對比手法,如乘馬不乘船、蛟龍浪和風雨天,以及葛花侵野徑和源水入腴田,增加了詩詞的藝術張力。整首詩詞以送別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離別者的祝福和對未來歸程的擔憂,展現了人情感的真摯和復雜性。同時,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壯麗,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這首詩詞在情感表達和意境描繪上都具有獨特的魅力,值得欣賞和品味。
“獨畏蛟龍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hóng zhōu tōng pàn hé tài bó xiān guī xīn gàn
送洪州通判何太博先歸新淦
bài guān jiāng shàng kè, chéng mǎ bù chéng chuán.
拜官江上客,乘馬不乘船。
dú wèi jiāo lóng làng, jiāng guī fēng yǔ tiān.
獨畏蛟龍浪,將歸風雨天。
gé huā qīn yě jìng, yuán shuǐ rù yú tián.
葛花侵野徑,源水入腴田。
jūn zhù bā qiū xià, xī shān dào lù lián.
君住巴丘下,西山道路連。
“獨畏蛟龍浪”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