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風燈不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亂風燈不定”全詩
亂風燈不定,暝色樹相連。
寒屋猛添響,濕窗愁打穿。
明朝持藉使,書此寄公前。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宿邵埭聞雨因買藉芡人回呈永叔》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邵埭聞雨因買藉芡人回呈永叔》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雨雁來急,夜舟人未眠。
在這個秋天的夜晚,雨水急速地下著,雁群飛來的聲音也很急促。夜晚的船上的人還沒有入眠。
亂風燈不定,暝色樹相連。
狂風吹動著燈火,使得燈火搖擺不定。夜色漸漸降臨,樹木在暮色中相互交織。
寒屋猛添響,濕窗愁打穿。
寒冷的屋子里傳來了突然的聲響,濕漉漉的窗戶讓人感到憂愁。
明朝持藉使,書此寄公前。
明天早晨,我將帶著這些藉芡(一種草藥)去拜訪某人,同時將這首詩詞寄給你,親愛的永叔。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夜中的雨聲、風聲和寒冷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憂愁。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如雁群飛來的急促聲、亂風搖擺的燈火、暮色中交織的樹木等,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所處環境的真實感。詩人通過明朝持藉使的行動,表達了對親友的思念和寄托,同時也表達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希望。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抒發。同時,詩中的意象和情感也引發了讀者對于人生、孤獨和渴望的思考。
“亂風燈不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shào dài wén yǔ yīn mǎi jí qiàn rén huí chéng yǒng shū
宿邵埭聞雨因買藉芡人回呈永叔
qiū yǔ yàn lái jí, yè zhōu rén wèi mián.
秋雨雁來急,夜舟人未眠。
luàn fēng dēng bù dìng, míng sè shù xiāng lián.
亂風燈不定,暝色樹相連。
hán wū měng tiān xiǎng, shī chuāng chóu dǎ chuān.
寒屋猛添響,濕窗愁打穿。
míng cháo chí jí shǐ, shū cǐ jì gōng qián.
明朝持藉使,書此寄公前。
“亂風燈不定”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