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道此官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道此官麤”全詩
以言新作吏,不似舊為儒。
黃綬心猶壯,青云志豈無。
漢朝吾遠祖,不道此官麤。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王知章尉河內》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王知章尉河內》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古縣太行下,老槐三四株。
以言新作吏,不似舊為儒。
黃綬心猶壯,青云志豈無。
漢朝吾遠祖,不道此官麤。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王知章的官職變遷和他的心境。王知章原是一個學官,但因言辭新穎,被任命為地方官吏。他感嘆官場的變遷,認為現在的官員不再像古時的儒者那樣有學識和品德。他自己依然懷有雄心壯志,但卻被現實所局限,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他惋惜自己祖輩在漢朝時的官位,認為現在的官職低微而粗俗。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王知章的官職變遷和內心感受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現實的失望和對儒學傳統的懷念之情。詩中的古縣太行指的是地處太行山下的一個古老縣城,老槐三四株象征著歲月的流轉和變遷,也可以理解為官場中的老資格。作者認為現在的官員不再以儒者的學識和品德為標準,而是以言辭新穎、機敏應對為重。黃綬指的是官袍的黃色綬帶,象征著官員的身份和地位,作者認為自己的心依然雄壯,但官職卻不能使他實現志向,這是他內心的矛盾和困擾。青云是指官場的高位,志指抱負和追求。作者在表達自己的懷念時提到漢朝,意味著他祖輩時的官位較高,與現在的官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強調了官場現實的粗俗和低微。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揭示了作者對官場現實的不滿和對儒學傳統的追憶之情,展現了他對理想和現實之間矛盾的痛苦感受。
“不道此官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áng zhī zhāng wèi hé nèi
王知章尉河內
gǔ xiàn tài xíng xià, lǎo huái sān sì zhū.
古縣太行下,老槐三四株。
yǐ yán xīn zuò lì, bù shì jiù wèi rú.
以言新作吏,不似舊為儒。
huáng shòu xīn yóu zhuàng, qīng yún zhì qǐ wú.
黃綬心猶壯,青云志豈無。
hàn cháo wú yuǎn zǔ, bù dào cǐ guān cū.
漢朝吾遠祖,不道此官麤。
“不道此官麤”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