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樂為郡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所樂為郡間”全詩
訟稀聊自適,靜勝以紓顏。
清軒開曉幔,歷歷見淮山。
山色洗新雨,佳期如可攀。
代異雞犬去,時平草木閑。
試望天衢近,飛駕應此還。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望僊亭》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望僊亭》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公來有余樂,所樂為郡間。
訟稀聊自適,靜勝以紓顏。
清軒開曉幔,歷歷見淮山。
山色洗新雨,佳期如可攀。
代異雞犬去,時平草木閑。
試望天衢近,飛駕應此還。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僊亭(音譯)遠眺鄉間景色的心境。詩人公來到這里,感到非常愉悅,所以他樂于在郡間游玩。由于訟事稀少,他能夠自得其樂,寧靜的環境使他心情舒暢。在僊亭的清涼軒門打開時,可以清晰地看到淮山的景色。山色經過新雨的洗滌,更加清新美麗,像是邀請人攀登的美好時光。代表紛爭和煩惱的雞犬已經離去,時光平靜,草木也顯得寧靜。作者希望能夠遠眺城市的大街,期待有一天他能夠駕著飛馬回到這里。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在僊亭的愉快心情和對寧靜鄉間的向往。通過對郡間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環境的喜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詩中所表現的心境與宋代文人的山水田園情懷相契合,展現了對自然、對寧靜、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詩詞以清新、明朗的語言風格和簡潔的意象描寫,傳達了一種寧靜、舒暢、愉悅的心情,給人以愉悅的感受。同時,通過對雞犬離去和草木閑適的描寫,也表達了對紛擾繁雜生活的厭倦和對寧靜時光的向往。整首詩詞以樸素、自然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閑適寧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體現了宋代文人追求閑適自在、遠離塵囂的文化心態。
“所樂為郡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àng xiān tíng
望僊亭
gōng lái yǒu yú lè, suǒ lè wèi jùn jiān.
公來有余樂,所樂為郡間。
sòng xī liáo zì shì, jìng shèng yǐ shū yán.
訟稀聊自適,靜勝以紓顏。
qīng xuān kāi xiǎo màn, lì lì jiàn huái shān.
清軒開曉幔,歷歷見淮山。
shān sè xǐ xīn yǔ, jiā qī rú kě pān.
山色洗新雨,佳期如可攀。
dài yì jī quǎn qù, shí píng cǎo mù xián.
代異雞犬去,時平草木閑。
shì wàng tiān qú jìn, fēi jià yīng cǐ hái.
試望天衢近,飛駕應此還。
“所樂為郡間”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