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為劉公一紙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應為劉公一紙書”全詩
不辭終日離家遠,應為劉公一紙書。
分類:
作者簡介(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約唐玄宗開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潤州(今鎮江)丹陽人,著名詩人。先世居甘肅涇州。天寶十五年進士。曾官無錫尉,大歷初入河南節度使王縉幕,終左拾遺、右補闕。其詩清新飄逸,多飄泊之感。
《送謝十二判官》皇甫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謝十二判官》是唐代皇甫冉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謝十二判官奔赴遠方工作的情景。
四匹駿馬駕駛著判官們飛馳千里,越過起伏的山脈和稀疏的海林。他們毫不猶豫地離開家鄉,因為他們要去執行一份劉公送來的任務。這任務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足以讓他們不顧一切地前往。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判官們奮勇向前的精神和家國情懷,展示了他們在執行任務時對忠誠和責任的追求。作者皇甫冉使用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將景色描繪得清晰而富有張力,同時也表達了對判官們的敬佩和贊美。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四匹駿馬馳騁千里多,越過山巒和海洋。他們毫不猶豫地離開家鄉,因為有劉公托付的任務。
詩詞的詩意和賞析是展現了唐代判官們在執行任務時的勇敢和無私奉獻的精神。詩人使用簡練而生動的語言,將他們駕駛的馬匹奔馳在山脈和海洋之間的景象描繪得生動而有力,表達了對這些判官們忠誠和責任心的敬佩。整首詩詞流暢自然,把握到了描繪人物形象和傳達情感的平衡,同時也展現了唐代詩人出色的描寫能力。這首詩詞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既表達了作者對判官們的贊美和敬佩,又展現了他們所追求的忠誠和責任感。
“應為劉公一紙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xiè shí èr pàn guān
送謝十二判官
sì mǔ qū chí qiān lǐ yú, yuè shān chóu dié hǎi lín shū.
四牡驅馳千里馀,越山稠疊海林疏。
bù cí zhōng rì lí jiā yuǎn, yīng wèi liú gōng yī zhǐ shū.
不辭終日離家遠,應為劉公一紙書。
“應為劉公一紙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