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愁炎暑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愁炎暑劇”全詩
君今忽持贈,知有逸少心。
密枝傳應遠,朱頰映已深。
不愁炎暑劇,幸同玉漿斟。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宣城宰郭仲文遺林檎》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宣城宰郭仲文遺林檎》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宣城宰郭仲文贈送梅堯臣一枚珍貴的林檎果實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右軍好佳果,墨帖求林檎。
君今忽持贈,知有逸少心。
密枝傳應遠,朱頰映已深。
不愁炎暑劇,幸同玉漿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寫宣城宰郭仲文贈送林檎果實給梅堯臣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友誼和美好事物的贊美之情。
首先,詩中提到了“右軍好佳果”,右軍指的是一種珍貴的果實,暗示了這枚林檎的珍貴和美味。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對這枚林檎的渴望,用“墨帖求林檎”來形容自己追求這份美好的心情。
然后,詩人表達了對郭仲文的感激之情,稱贊他突然送來這份禮物,表示他了解自己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詩中的“知有逸少心”表達了作者對郭仲文了解自己的心思,以及對他的贊賞和感激。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林檎的美麗景象。用“密枝傳應遠,朱頰映已深”來形容林檎樹上枝葉茂密,果實鮮紅欲滴的樣子。這種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林檎的鮮美和誘人之處。
最后兩句“不愁炎暑劇,幸同玉漿斟”表達了作者對這份美味的珍惜和享受。詩人表示,不用擔心炎熱的夏天,因為有這份美味相伴,好像一同享受著美酒的滋味。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寫贈送林檎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友誼和美好事物的贊美之情,同時也展示了對美味的向往和享受。
“不愁炎暑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uān chéng zǎi guō zhòng wén yí lín qín
宣城宰郭仲文遺林檎
yòu jūn hǎo jiā guǒ, mò tiē qiú lín qín.
右軍好佳果,墨帖求林檎。
jūn jīn hū chí zèng, zhī yǒu yì shǎo xīn.
君今忽持贈,知有逸少心。
mì zhī chuán yīng yuǎn, zhū jiá yìng yǐ shēn.
密枝傳應遠,朱頰映已深。
bù chóu yán shǔ jù, xìng tóng yù jiāng zhēn.
不愁炎暑劇,幸同玉漿斟。
“不愁炎暑劇”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