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誰得嘉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云誰得嘉貺”全詩
吳莼芼羹美,楚糟增味爽。
云誰得嘉貺,曾靡獨為享。
乃知不忘義,分遺及吾黨。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楊公懿得潁人惠糟粕分餉并遺楊叔恬》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楊公懿得潁人惠糟粕分餉并遺楊叔恬》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楊公懿得到潁人的慷慨贈予,將糟粕分給了楊叔恬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頭尾接清淮,淮魚日登網。
吳莼芼羹美,楚糟增味爽。
云誰得嘉貺,曾靡獨為享。
乃知不忘義,分遺及吾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楊公懿得到潁人的慷慨贈予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楊公懿的贊美和對友誼和義氣的思考。
首句“頭尾接清淮,淮魚日登網”描繪了楊公懿的家境富裕,享受著清淮河的美食,其中的淮魚也成為他日常的佳肴。
接下來的兩句“吳莼芼羹美,楚糟增味爽”描述了吳地的莼菜和楚地的糟酒,它們為楊公懿的生活增添了美味和愉悅。
接著的兩句“云誰得嘉貺,曾靡獨為享”表達了作者對楊公懿的贊嘆,他認為楊公懿能夠享受這樣的美食和待遇,是因為他曾經為他人做出過貢獻,得到了別人的賞識和獎賞。
最后一句“乃知不忘義,分遺及吾黨”強調了楊公懿不忘義氣的品質,他將自己得到的好處和恩惠與楊叔恬一同分享,體現了他對友誼和團結的重視。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楊公懿得到潁人的慷慨贈予,表達了作者對友誼、義氣和分享精神的贊美,展現了宋代社會中人們對于友情和親情的重視。
“云誰得嘉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áng gōng yì dé yǐng rén huì zāo pò fēn xiǎng bìng yí yáng shū tián
楊公懿得潁人惠糟粕分餉并遺楊叔恬
tóu wěi jiē qīng huái, huái yú rì dēng wǎng.
頭尾接清淮,淮魚日登網。
wú chún mào gēng měi, chǔ zāo zēng wèi shuǎng.
吳莼芼羹美,楚糟增味爽。
yún shuí dé jiā kuàng, céng mí dú wèi xiǎng.
云誰得嘉貺,曾靡獨為享。
nǎi zhī bù wàng yì, fēn yí jí wú dǎng.
乃知不忘義,分遺及吾黨。
“云誰得嘉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