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從百花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來從百花底”全詩
將泛杯中物,遠分湖水泉。
來從百花底,轉向眾賓前。
易醉緣多病,陪公愧少年。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依韻和李密學會流杯亭》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依韻和李密學會流杯亭》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園林固足勝,景著必人賢。
將泛杯中物,遠分湖水泉。
來從百花底,轉向眾賓前。
易醉緣多病,陪公愧少年。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美麗的園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園林景觀的贊美和對人才的崇敬之情。詩人通過流杯亭的場景,表達了將酒杯中的美酒分享給遠方的湖水和泉水的意愿。他從百花底下來,轉向眾多賓客,表達了自己愿意與他們一起分享美酒的心情。然而,詩人也提到自己容易醉倒,因為身體多病,所以陪伴公卿們時感到愧疚,覺得自己不夠年輕有活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園林景色和詩人的心情。詩人通過描繪園林景觀,展示了自然美和人文景觀的結合,表達了對園林的贊美之情。他將美酒比喻為湖水和泉水,表達了自己愿意與他人分享美好事物的心愿。詩人的自謙之態度也體現了他對公卿們的尊敬和敬畏之情。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清新,給人以愉悅和賞心悅目之感。
“來從百花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yùn hé lǐ mì xué huì liú bēi tíng
依韻和李密學會流杯亭
yuán lín gù zú shèng, jǐng zhe bì rén xián.
園林固足勝,景著必人賢。
jiāng fàn bēi zhōng wù, yuǎn fēn hú shuǐ quán.
將泛杯中物,遠分湖水泉。
lái cóng bǎi huā dǐ, zhuǎn xiàng zhòng bīn qián.
來從百花底,轉向眾賓前。
yì zuì yuán duō bìng, péi gōng kuì shào nián.
易醉緣多病,陪公愧少年。
“來從百花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八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