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垅忽生寒食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拜垅忽生寒食心”全詩
淚沾宿草根仍凍,馬立荒沙跡已深。
野老輟耕風料峭,山房開晝日陰森。
歸鞍卻望原頭路,冪歷輕煙物景沉。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依韻和孫浦二者官展墓由大明精舍而歸》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依韻和孫浦二者官展墓由大明精舍而歸》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拜垅忽生寒食心,
應緣春入感啼禽。
淚沾宿草根仍凍,
馬立荒沙跡已深。
這首詩詞以寒食節為背景,描繪了詩人在寒食時節的心情。詩人在山垅上拜祭墓地時,突然感到寒食的凄涼之情。春天的氣息滲入他的心中,引發了禽鳥的啼鳴。詩人的淚水沾濕了宿草的根部,但仍然凍結著,象征著他內心的悲傷。馬兒站在荒涼的沙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蹄印,顯示了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沉淀。
野老輟耕風料峭,
山房開晝日陰森。
歸鞍卻望原頭路,
冪歷輕煙物景沉。
詩中描繪了農村老人因為天氣寒冷而停止了耕作,風吹得很冷。山房的門戶開啟,白天也顯得陰森森的。詩人回望歸途,卻只能看到原來的路,冪歷(指古代的一種計時器)上的輕煙飄散,物景逐漸沉寂。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詩人的內心感受,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歲月無情的思考。詩人通過寒食節的場景,抒發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生命短暫的感慨。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展現了宋代文人對生命和時光的深刻思考,給人以深遠的思考和共鳴。
“拜垅忽生寒食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yùn hé sūn pǔ èr zhě guān zhǎn mù yóu dà míng jīng shè ér guī
依韻和孫浦二者官展墓由大明精舍而歸
bài lǒng hū shēng hán shí xīn, yīng yuán chūn rù gǎn tí qín.
拜垅忽生寒食心,應緣春入感啼禽。
lèi zhān sù cǎo gēn réng dòng, mǎ lì huāng shā jī yǐ shēn.
淚沾宿草根仍凍,馬立荒沙跡已深。
yě lǎo chuò gēng fēng liào qiào, shān fáng kāi zhòu rì yīn sēn.
野老輟耕風料峭,山房開晝日陰森。
guī ān què wàng yuán tóu lù, mì lì qīng yān wù jǐng chén.
歸鞍卻望原頭路,冪歷輕煙物景沉。
“拜垅忽生寒食心”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