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鳴自為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呼鳴自為族”全詩
誰知昔人游,尚想叢桂馥。
鳥獸安可群,呼鳴自為族。
儻聞羨門術,一躡塵外躅。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依韻和武平升卞二山》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依韻和武平升卞二山》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北峰壓城蒼,南岫緣溪綠。
北峰高聳,宛如壓迫著蒼茫的城池;南岫蜿蜒曲折,緊貼著溪水的綠色。
誰知昔人游,尚想叢桂馥。
誰能知曉古人曾在此游歷,仍然懷念著那叢叢的桂花香氣。
鳥獸安可群,呼鳴自為族。
鳥獸們怎能安于群居,它們的呼鳴聲自成一族。
儻聞羨門術,一躡塵外躅。
偶然聽聞羨門的修行之術,我愿踏上塵世之外,追求更高的境界。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北峰和南岫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之情。北峰高聳,給人一種壓迫感,而南岫則與溪水相連,呈現出一片綠色的景象。詩中提到了古人曾在此游歷,并懷念那叢桂花的香氣,這表達了對歷史的思念和對傳統文化的珍視。詩中還提到了鳥獸的自然狀態,它們不愿群居,呼鳴聲自成一族,這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和獨立的向往。最后,詩人聽聞了羨門的修行之術,表達了對超越塵世的追求和對更高境界的渴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獨立和追求高境界的向往之情。
“呼鳴自為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yùn hé wǔ píng shēng biàn èr shān
依韻和武平升卞二山
běi fēng yā chéng cāng, nán xiù yuán xī lǜ.
北峰壓城蒼,南岫緣溪綠。
shéi zhī xī rén yóu, shàng xiǎng cóng guì fù.
誰知昔人游,尚想叢桂馥。
niǎo shòu ān kě qún, hū míng zì wèi zú.
鳥獸安可群,呼鳴自為族。
tǎng wén xiàn mén shù, yī niè chén wài zhú.
儻聞羨門術,一躡塵外躅。
“呼鳴自為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