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騷人思已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騷人思已深”全詩
西風楚波惡,度雁海云陰。
洛客吟初苦,騷人思已深。
顛毛隨日減,冉冉不勝簪。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依韻和楊敏叔吳門秋晚見寄》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依韻和楊敏叔吳門秋晚見寄》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方在洞庭上,秋懷那得禁。
西風楚波惡,度雁海云陰。
洛客吟初苦,騷人思已深。
顛毛隨日減,冉冉不勝簪。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的思考和感慨。詩人身處洞庭湖畔,秋意濃郁,內心的情感難以抑制。西風吹拂著楚地的波浪,雁群飛過海上的陰云。洛客(指洛陽的文人)初次吟詠詩篇時感到苦澀,而騷人(指屈原)的思緒已經深沉。詩人的頭發逐漸減少,如同日落西山,已經不能再容納更多的榮譽。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詩人的內心感受。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秋天的喜愛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的洛客和騷人象征了文人的情感和思考,他們的心境與詩人的情感相呼應。詩人通過描述自己的頭發逐漸減少,抒發了對光陰流逝的無奈和對歲月的感慨。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傳達了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詩人對秋天和人生的思考。
“騷人思已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yùn hé yáng mǐn shū wú mén qiū wǎn jiàn jì
依韻和楊敏叔吳門秋晚見寄
fāng zài dòng tíng shàng, qiū huái nà de jìn.
方在洞庭上,秋懷那得禁。
xī fēng chǔ bō è, dù yàn hǎi yún yīn.
西風楚波惡,度雁海云陰。
luò kè yín chū kǔ, sāo rén sī yǐ shēn.
洛客吟初苦,騷人思已深。
diān máo suí rì jiǎn, rǎn rǎn bù shèng zān.
顛毛隨日減,冉冉不勝簪。
“騷人思已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