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秋夜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星河秋夜深”全詩
處處砧聲發,星河秋夜深。
作者簡介(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約唐玄宗開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潤州(今鎮江)丹陽人,著名詩人。先世居甘肅涇州。天寶十五年進士。曾官無錫尉,大歷初入河南節度使王縉幕,終左拾遺、右補闕。其詩清新飄逸,多飄泊之感。
《同李三月夜作》皇甫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同李三月夜作》是唐代詩人皇甫冉所作。詩中描寫了在一個寒冷的秋夜里,寂靜的月光下,鳥群驚起飛行,露水灑在稀疏的樹林間。同時,處處傳來砧杵敲打的聲音,夜空中的星河也顯得異常明亮和寧靜。
詩詞翻譯:
霜風驚度雁,
群鳥飛而驚動,
月露皓疏林間。
月光下灑下清露,朦朧而照亮稀疏的樹林。
處處砧聲發,
到處可以聽到砧杵的敲打聲音,
星河秋夜深。
秋夜的星河深遠靜謐。
詩意和賞析:
《同李三月夜作》以簡練的詞語描繪了一個秋夜的景色。詩人通過描述霜風驚起飛行的雁群、月光下照射在稀疏樹林間的清露、到處傳來的砧杵敲打聲,以及深遠靜謐的星河,展現了一個寒冷而又寧靜的秋夜景色。
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傳達了秋夜的寂靜和清新之美。雁群突然驚動、砧杵的敲打聲以及明亮的星河都在夜幕中烘托出一種寧靜而肅穆的氛圍。整個詩篇具有濃厚的秋天氣息,給人以一種靜謐、涼爽的感覺。
通過這首詩詞,我們可以體會到皇甫冉所描述的秋夜景色,在平靜的夜幕下,自然界的一切似乎都在沉睡之中,而砧杵敲打聲和星河的明亮則更加凸顯了這寧靜的夜晚。整首詩詞簡短而精練,通過一些隱喻和象征手法,充分展示了秋夜的詩意和美感。
“星河秋夜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lǐ sān yuè yè zuò
同李三月夜作
shuāng fēng jīng dù yàn, yuè lù hào shū lín.
霜風驚度雁,月露皓疏林。
chǔ chù zhēn shēng fā, xīng hé qiū yè shēn.
處處砧聲發,星河秋夜深。
“星河秋夜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