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樹中園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草樹中園秀”全詩
門高知後慶,賓至誦先芬。
草樹中園秀,衣冠舊里聞。
寧同江令宅,寂寞向淮濆。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張侍郎中隱堂》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張侍郎中隱堂》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疇昔人歸老,於茲望白云。
門高知後慶,賓至誦先芬。
草樹中園秀,衣冠舊里聞。
寧同江令宅,寂寞向淮濆。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張侍郎中的隱居之地。詩人回憶起過去的歲月,感嘆時光的流逝,同時表達了對自然景色和友人的思念之情。他的門庭高聳,知道有人來訪會有喜慶之事,賓客到來時會吟誦已故的芬芳先人。在他的園中,草木蔥蘢,美麗秀雅,他的衣冠也能聽到舊時的聲音。然而,他仍然感到寂寞,因為他與江令的宅邸相比,他的隱居之地顯得更加冷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張侍郎中的隱居生活,展現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感慨之情。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友人的描寫,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友情的珍視。詩中的對比也凸顯了隱居生活的孤寂和寂寞感。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宋代文人士人情懷的深沉和對自然的熱愛。
“草樹中園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ng shì láng zhōng yǐn táng
張侍郎中隱堂
chóu xī rén guī lǎo, yú zī wàng bái yún.
疇昔人歸老,於茲望白云。
mén gāo zhì hòu qìng, bīn zhì sòng xiān fēn.
門高知後慶,賓至誦先芬。
cǎo shù zhōng yuán xiù, yì guān jiù lǐ wén.
草樹中園秀,衣冠舊里聞。
níng tóng jiāng lìng zhái, jì mò xiàng huái fén.
寧同江令宅,寂寞向淮濆。
“草樹中園秀”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