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落池中雜噞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偶落池中雜噞喁”全詩
誰知天上爭騰躍,偶落池中雜噞喁。
且自摧藏隨浪去,何當駕馭使云從。
劉累只說古來有,暫屈泥蟠莫便慵。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重送曾子固》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重送曾子固》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楚澤多年一臥龍,
新春雷雨起鱗蹤。
誰知天上爭騰躍,
偶落池中雜噞喁。
且自摧藏隨浪去,
何當駕馭使云從。
劉累只說古來有,
暫屈泥蟠莫便慵。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意境深遠的畫面。詩人以楚澤為背景,描述了一條沉睡已久的巨龍。在新春的雷雨中,龍鱗閃爍,蘇醒了。然而,誰能知道這條龍在天空中翱翔的景象,卻偶然間掉落到了池塘中,與其他雜魚混雜在一起。詩人自問,何時能夠掌控這條龍,讓它隨自己的意愿飛翔于云間。最后,詩人引用了劉備的故事,暗示自己暫時屈居于泥塘之中,但并不因此而懈怠。
賞析:
這首詩詞以楚澤為背景,通過描繪一條沉睡已久的龍的蘇醒,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命運的思考和期望。詩人通過對龍的描繪,寄托了自己對自由和追求的渴望。詩中的龍象征著力量和自由,而池塘中的雜魚則代表著平庸和局限。詩人希望能夠超越現狀,掌握自己的命運,駕馭龍飛翔于云間。最后,詩人引用了劉備的故事,表達了自己暫時屈居于泥塘之中的無奈,但并不因此而放棄追求。整首詩詞意境深遠,寓意深刻,展現了詩人對自由和追求的堅持和渴望。
“偶落池中雜噞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òng sòng zēng zǐ gù
重送曾子固
chǔ zé duō nián yī wò lóng, xīn chūn léi yǔ qǐ lín zōng.
楚澤多年一臥龍,新春雷雨起鱗蹤。
shéi zhī tiān shàng zhēng téng yuè, ǒu luò chí zhōng zá yǎn yóng.
誰知天上爭騰躍,偶落池中雜噞喁。
qiě zì cuī cáng suí làng qù, hé dāng jià yù shǐ yún cóng.
且自摧藏隨浪去,何當駕馭使云從。
liú lèi zhǐ shuō gǔ lái yǒu, zàn qū ní pán mò biàn yōng.
劉累只說古來有,暫屈泥蟠莫便慵。
“偶落池中雜噞喁”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