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下迅黃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其下迅黃流”全詩
其下迅黃流,其上鳴黃鳥。
安知舟中人,黑鬢日已少。
千里歸大梁,玉笙聞{上穴下叫}窕。
終朝不成曲,幽響在林表。
莫羨沙路行,金鞭馳裊裊。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汴堤鶯》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汴堤鶯》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古堤多長榆,
落莢鵝眼小。
其下迅黃流,
其上鳴黃鳥。
安知舟中人,
黑鬢日已少。
千里歸大梁,
玉笙聞上穴下叫窕。
終朝不成曲,
幽響在林表。
莫羨沙路行,
金鞭馳裊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汴堤的景色和其中的一些情景。詩人描述了古老的堤岸上長滿了榆樹,樹下有小小的鵝眼果實。在堤岸下面,黃色的水流迅猛地流淌,而在堤岸上,黃鳥鳴叫。詩人不知道船中的人是誰,但他們的黑發已經逐漸變少。他們將要行駛千里回到大梁(指汴京,即今天的開封),而玉笙的聲音從地下的洞穴中傳出,優美地回蕩在林間。盡管整天都無法完成曲調,但幽靜的回響卻在林外持續不斷。詩人告誡人們不要羨慕那些行走在沙路上的人,因為他們騎著金鞭飛馳而過。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汴堤的景色和其中的一些情景,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和感受。通過描寫榆樹、鵝眼果實、黃色的水流和鳴叫的黃鳥,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自然環境中。詩中的玉笙聲和幽響,以及對船中人的描寫,增添了一絲神秘感和情感的層次。最后,詩人通過對金鞭馳過的行人的提醒,表達了對安逸寧靜生活的珍視和對繁忙世界的警示。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思考,展示了梅堯臣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獨特見解。
“其下迅黃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àn dī yīng
汴堤鶯
gǔ dī duō zhǎng yú, luò jiá é yǎn xiǎo.
古堤多長榆,落莢鵝眼小。
qí xià xùn huáng liú, qí shàng míng huáng niǎo.
其下迅黃流,其上鳴黃鳥。
ān zhī zhōu zhōng rén, hēi bìn rì yǐ shǎo.
安知舟中人,黑鬢日已少。
qiān lǐ guī dà liáng, yù shēng wén shàng xué xià jiào tiǎo.
千里歸大梁,玉笙聞{上穴下叫}窕。
zhōng cháo bù chéng qū, yōu xiǎng zài lín biǎo.
終朝不成曲,幽響在林表。
mò xiàn shā lù xíng, jīn biān chí niǎo niǎo.
莫羨沙路行,金鞭馳裊裊。
“其下迅黃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