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覺頹檐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斗覺頹檐潔”全詩
著樹增葉危,壓叢憂菊折。
平明開戶看,斗覺頹檐潔。
天時莫倉猝,誰預衣裘設。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二十五日雪》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二十五日雪》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秋露還未結成霜,
秋天的天空已經飄起雪花。
樹上的葉子增多了危險,
壓彎了叢中的菊花。
清晨打開門戶觀看,
星斗顯得更加明亮潔白。
天氣變化莫測,
誰能預料到衣裘的需要。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景象,秋露未結成霜,但秋天的天空已經下起了雪。詩人通過描繪樹上的葉子增多而危險,壓彎了叢中的菊花,表達了秋天的變幻和不可預測性。清晨打開門戶觀看,星斗顯得更加明亮潔白,展示了雪后清晨的寧靜和美麗。最后兩句表達了天氣變化莫測,人們無法預料衣裘的需要,暗示了生活中的不確定性和變化。
賞析:
《二十五日雪》通過對秋天景象的描繪,展示了秋天的變幻和不可預測性。詩人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秋露未結成霜和秋天已飛雪進行對比,突出了秋天的突然變化。詩中的樹葉增多而危險,壓彎了叢中的菊花,形象地描繪了秋天的威力和無常。清晨打開門戶觀看,星斗顯得更加明亮潔白,給人以寧靜和美麗的感受。最后兩句表達了人們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和無法預料的變化,引發人們對生活的思考。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展示了詩人對秋天的獨特理解和感受。
“斗覺頹檐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èr shí wǔ rì xuě
二十五日雪
qiū lù wèi wèi shuāng, qiū kōng yǐ fēi xuě.
秋露未為霜,秋空已飛雪。
zhe shù zēng yè wēi, yā cóng yōu jú zhé.
著樹增葉危,壓叢憂菊折。
píng míng kāi hù kàn, dòu jué tuí yán jié.
平明開戶看,斗覺頹檐潔。
tiān shí mò cāng cù, shuí yù yī qiú shè.
天時莫倉猝,誰預衣裘設。
“斗覺頹檐潔”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