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多未適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愁多未適情”全詩
漸近鷺猶立,已遙村覺橫。
何妨綠樽滿,不畏晚風生。
屈賈江潭上,愁多未適情。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泛溪》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泛溪》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梅堯臣。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泛舟溪水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中流清且平,舍楫任船行。
漸近鷺猶立,已遙村覺橫。
何妨綠樽滿,不畏晚風生。
屈賈江潭上,愁多未適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泛舟溪水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詩的開頭兩句“中流清且平,舍楫任船行”描繪了溪水的狀態,清澈平靜,詩人放下槳,任由船行駛。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在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
接下來的兩句“漸近鷺猶立,已遙村覺橫”描繪了詩人逐漸靠近一只站立的白鷺,遠處的村莊也漸漸顯現出來。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在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和寧靜,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追求。
下一句“何妨綠樽滿,不畏晚風生”表達了詩人的豪情和豁達。綠樽指的是酒,詩人表示不畏懼晚風的吹拂,愿意暢飲美酒,享受人生的短暫和美好。
最后兩句“屈賈江潭上,愁多未適情”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愁苦和無奈。屈賈指的是屈原和賈誼,兩位古代文人,他們的愁苦和無奈與詩人的心境相呼應,詩人感嘆自己的愁多,情感未能得到宣泄和舒解。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現了詩人對自由、寧靜和豪情的追求,同時也流露出對生活中困擾和無奈的感嘆。
“愁多未適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àn xī
泛溪
zhōng liú qīng qiě píng, shě jí rèn chuán xíng.
中流清且平,舍楫任船行。
jiàn jìn lù yóu lì, yǐ yáo cūn jué héng.
漸近鷺猶立,已遙村覺橫。
hé fáng lǜ zūn mǎn, bù wèi wǎn fēng shēng.
何妨綠樽滿,不畏晚風生。
qū jiǎ jiāng tán shàng, chóu duō wèi shì qíng.
屈賈江潭上,愁多未適情。
“愁多未適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