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不首時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義不首時輕”全詩
{左巾右祭}縷作翠柳,意先新陽生。
涂金鏤為勝,義不首時輕。
增年已嘆老,斗酒聊自傾。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和立春》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立春》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梅堯臣。這首詩詞表達了對立春這一節氣的喜悅之情,同時也融入了對歲月流轉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今天有何喜事,喜事就在物象的繁榮中。
左邊系著巾帶,右邊祭拜神靈,細細地描繪出翠綠的柳樹,意味著新的陽光即將生發。
涂上金色的裝飾,雕刻精美,勝過一切,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時也表明義不容辭,不輕易放棄。
歲月的增長已經讓人感嘆老去,但我們可以借著飲酒來自我傾訴。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立春節氣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和對生活的熱愛。梅堯臣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翠綠的柳樹,將新陽光與生機勃勃的景象聯系在一起,傳遞出春天帶來的希望和喜悅。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歲月流轉和人生的思考,通過描述歲月增長和自我傾訴的場景,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生活的思考。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時,詩中也蘊含了對人生的思考,讓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能從中汲取一些哲理和啟示。
“義不首時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lì chūn
和立春
zī rì hé suǒ xǐ, suǒ xǐ wù xiàng róng.
茲日何所喜,所喜物向榮。
zuǒ jīn yòu jì lǚ zuò cuì liǔ, yì xiān xīn yáng shēng.
{左巾右祭}縷作翠柳,意先新陽生。
tú jīn lòu wèi shèng, yì bù shǒu shí qīng.
涂金鏤為勝,義不首時輕。
zēng nián yǐ tàn lǎo, dǒu jiǔ liáo zì qīng.
增年已嘆老,斗酒聊自傾。
“義不首時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