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燈向東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移燈向東壁”全詩
解帶竟羞明,移燈向東壁。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擬玉臺體七首其一欲眠》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擬玉臺體七首其一欲眠》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鴛鴦羅薦開,
翡翠香幃寂。
解帶竟羞明,
移燈向東壁。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富有情調的場景,描述了一個女子在夜晚準備入眠的情景。她解開了羅裙,床幃上彌漫著翡翠的香氣。當她解開腰帶時,她感到有些害羞,因為明亮的燈光照射在她身上。最后,她將燈移向東壁,為了更好地入眠。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女子入眠的情景,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現了女子的柔美和嬌羞。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鴛鴦羅薦、翡翠香幃等,使整首詩充滿了濃郁的唯美氛圍。同時,詩人通過描述女子解帶時的羞澀和移燈的動作,展現了女子的細膩情感和細致入微的生活態度。
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和唯美的意象,展現了宋代女性的柔美和嬌羞之美。它通過對細節的描繪,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女子入眠時的寧靜和溫馨。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女子的情感和生活態度,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移燈向東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ǐ yù tái tǐ qī shǒu qí yī yù mián
擬玉臺體七首其一欲眠
yuān yāng luó jiàn kāi, fěi cuì xiāng wéi jì.
鴛鴦羅薦開,翡翠香幃寂。
jiě dài jìng xiū míng, yí dēng xiàng dōng bì.
解帶竟羞明,移燈向東壁。
“移燈向東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