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巷曲肱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陋巷曲肱者”全詩
但樂詩書在,未憂鐘鼎無。
恥隨波上下,難免鬼歔歈。
陋巷曲肱者,終朝還似愚。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貧》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貧》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生來貧窮如同命運,卻不愿學習陶朱公的才能。只是喜歡詩書之樂,不擔心沒有鐘鼎的榮華富貴。恥辱像波浪一樣上下起伏,難免會有鬼神哀嘆。在狹窄的巷子里,像曲肱者一樣,整天過著愚昧的生活。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貧窮命運的思考和對學識的態度。作者生來貧窮,但他并不愿意像陶朱公那樣努力學習,而是更喜歡追求詩書之樂。他并不擔心沒有榮華富貴的生活,但他也意識到貧窮帶來的恥辱和困苦。在狹窄的環境中,他感到自己像曲肱者一樣,整天過著愚昧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貧窮命運和學識追求的對比,展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作者對貧窮的接受態度,體現了一種豁達和淡泊的心態。他更加注重內心的豐富和追求詩書之樂,而不是追逐物質財富。然而,作者也意識到貧窮帶來的恥辱和困苦,這種對比使詩詞更加鮮明。最后,作者以自己在狹窄環境中的生活來比喻曲肱者,表達了對自己生活狀態的自省和反思。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貧窮命運和學識追求的思考,展現了一種豁達而淡泊的心態,同時也反映了對貧窮帶來的困苦和恥辱的認識。
“陋巷曲肱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ín
貧
shēng gān lèi yuán xiàn, sǐ bù xué táo zhū.
生甘類原憲,死不學陶朱。
dàn lè shī shū zài, wèi yōu zhōng dǐng wú.
但樂詩書在,未憂鐘鼎無。
chǐ suí bō shàng xià, nán miǎn guǐ xū yú.
恥隨波上下,難免鬼歔歈。
lòu xiàng qū gōng zhě, zhōng cháo hái shì yú.
陋巷曲肱者,終朝還似愚。
“陋巷曲肱者”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