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頻徒爾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頻頻徒爾黨”全詩
二鳥同所向,并立高高枝。
一鳥依別樹,屈比二鳥卑。
嗟嗟天下鳥,莫與三鳥期。
三鳥鳴少和,蒿間多鸒斯。
頻頻徒爾黨,三鳥安可期。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三鳥》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鳥》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三只奇特的鳥,它們在選擇棲息地時偏愛松樹和桂樹。其中兩只鳥站在高高的樹枝上,朝著同一個方向飛翔,而另一只鳥則選擇了一棵獨立的樹,相比之下顯得低矮。詩人感嘆天下的鳥兒,沒有一個能與這三只鳥相比。盡管三只鳥鳴叫的次數較少,但草叢中的鳥兒卻很多。它們頻繁地爭斗,而三只鳥則無法與它們相提并論。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三只鳥的形象,抒發了詩人對于珍貴和獨特存在的贊美之情。三只鳥選擇了高高的樹枝作為棲息地,象征著它們的高尚和卓越。而其他鳥兒則在草叢中爭斗,暗示了世俗的紛爭和爭斗。詩人通過對比,表達了對于珍貴品質的向往和對于平庸瑣碎的厭倦。
這首詩詞的賞析在于其意境的獨特和對于人生價值的思考。詩人通過描繪鳥兒的形象,抒發了對于高尚品質和獨立精神的贊美。同時,他也暗示了人們應該追求卓越和獨特,而不是被世俗的爭斗所困擾。整首詩詞簡潔明了,意境深遠,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頻頻徒爾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niǎo
三鳥
piān piān sān qí niǎo, fǎn zé sōng guì yí.
翩翩三奇鳥,反擇松桂宜。
èr niǎo tóng suǒ xiàng, bìng lì gāo gāo zhī.
二鳥同所向,并立高高枝。
yī niǎo yī bié shù, qū bǐ èr niǎo bēi.
一鳥依別樹,屈比二鳥卑。
jiē jiē tiān xià niǎo, mò yǔ sān niǎo qī.
嗟嗟天下鳥,莫與三鳥期。
sān niǎo míng shǎo hé, hāo jiān duō yù sī.
三鳥鳴少和,蒿間多鸒斯。
pín pín tú ěr dǎng, sān niǎo ān kě qī.
頻頻徒爾黨,三鳥安可期。
“頻頻徒爾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