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翫日已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愛翫日已久”全詩
點臆雪花圓,連袪浪紋素。
鉤輈格磔鳴,{左孛右毛}{左卒右毛}翻翁去。
誰知煙渚深,綠水修篁處。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失鷓鴣》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失鷓鴣》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愛翫日已久,開籠為馴故。
點臆雪花圓,連袪浪紋素。
鉤輈格磔鳴,左孛右毛翻翁去。
誰知煙渚深,綠水修篁處。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對一只鷓鴣的喜愛和失去的感嘆。詩人曾經長時間地欣賞這只鷓鴣,但為了馴養它,他最終決定將它放飛。詩人點綴著雪花般的圓點,使得鷓鴣的羽毛看起來純凈無瑕。當鷓鴣被釋放后,它的翅膀發出了清脆的聲音,飛向遠方。然而,只有詩人知道煙霧彌漫的渚岸有多么深邃,那里有修竹和綠水。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逝去的事物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描繪鷓鴣的美麗和自由飛翔的場景,表達了對自然生命的敬畏和對自由的向往。詩中的雪花圓點和浪紋素的描繪,使讀者感受到鷓鴣羽毛的純潔和細膩。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鷓鴣離去后所在之處的思念,煙霧彌漫的渚岸、修竹和綠水,給人以幽靜和寧靜的感覺。整首詩詞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細膩觀察和對生命的感悟。
“愛翫日已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ī zhè gū
失鷓鴣
ài wán rì yǐ jiǔ, kāi lóng wèi xún gù.
愛翫日已久,開籠為馴故。
diǎn yì xuě huā yuán, lián qū làng wén sù.
點臆雪花圓,連袪浪紋素。
gōu zhōu gé zhé míng, zuǒ bèi yòu máo zuǒ zú yòu máo fān wēng qù.
鉤輈格磔鳴,{左孛右毛}{左卒右毛}翻翁去。
shéi zhī yān zhǔ shēn, lǜ shuǐ xiū huáng chù.
誰知煙渚深,綠水修篁處。
“愛翫日已久”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