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緩耕泥洦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似緩耕泥洦洦”全詩
今牽大車同一群,又與騾驢走長陌。
卬頭闊步塵蒙蒙,不似緩耕泥洦洦。
一一夜眠頭向南,越鳥心腸誰辨白。
分類: 九日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十九日出曹門見手牛拽車》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九日出曹門見手牛拽車》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清晨的場景,以手牛拖車為主題,表達了農民辛勤勞作的景象和對生活的感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只見吳牛事水田,
只見黃犁負車軛。
今牽大車同一群,
又與騾驢走長陌。
卬頭闊步塵蒙蒙,
不似緩耕泥洦洦。
一一夜眠頭向南,
越鳥心腸誰辨白。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農民牽引手牛耕田的場景,展現了農民的辛勤勞作和對生活的真實感受。詩中的“吳牛”和“黃犁”是農民耕作的工具,它們象征著農民的辛勤勞作和勤儉節約的精神。
詩中提到的“大車”和“騾驢”則是與手牛一同工作的助手,它們一起走在長長的田間小路上。這種場景展示了農民們團結協作的精神,共同努力完成農田的耕作。
詩中的描寫語言簡練,但卻能夠生動地表現出農民們的勞作場景。詩人用“卬頭闊步塵蒙蒙,不似緩耕泥洦洦”來形容農民們的姿態,表達了他們勤勞的形象和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最后兩句“一一夜眠頭向南,越鳥心腸誰辨白”則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生活的思考。農民們在辛勤勞作之后,頭枕南方,聽著越鳥的歌聲,思考著生活的真諦。這句詩意蘊含深遠,表達了對農民智慧和對生活的感悟。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農民勞作的場景,表達了對農民辛勤勞作和對生活的思考。它展現了農民們的勤勞精神和對生活的熱愛,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農民生活的贊美和思考。
“不似緩耕泥洦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jiǔ rì chū cáo mén jiàn shǒu niú zhuāi chē
十九日出曹門見手牛拽車
zhī jiàn wú niú shì shuǐ tián, zhī jiàn huáng lí fù chē è.
只見吳牛事水田,只見黃犁負車軛。
jīn qiān dà chē tóng yī qún, yòu yǔ luó lǘ zǒu zhǎng mò.
今牽大車同一群,又與騾驢走長陌。
áng tóu kuò bù chén méng méng, bù shì huǎn gēng ní pò pò.
卬頭闊步塵蒙蒙,不似緩耕泥洦洦。
yī yī yè mián tóu xiàng nán, yuè niǎo xīn cháng shuí biàn bái.
一一夜眠頭向南,越鳥心腸誰辨白。
“不似緩耕泥洦洦”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