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問東方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偶問東方朔”全詩
臣擬作龍呼,慚無頭上角。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守宮》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守宮》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梅堯臣。這首詩詞描述了梅堯臣聽說漢武帝曾經詢問東方朔,于是他自愧不如,想象自己成為一條龍,但卻沒有龍角在頭上。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可以是:
嘗聞漢武帝,偶問東方朔。
臣擬作龍呼,慚無頭上角。
詩詞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能力的自謙和自嘲之情。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偉大的皇帝,東方朔是他的重要謀士,而梅堯臣則是一個普通的文人。作者通過描繪自己想象成一條龍,但卻沒有龍角,表達了自己在才華和能力上的自卑感。
這首詩詞的賞析可以從多個角度來解讀。首先,它展示了作者的謙遜和自知之明,表達了他對自己的能力的客觀評價。其次,通過將自己比作沒有龍角的龍,作者傳達了對自身才華的渴望和追求。這種自我嘲諷的表達方式,既展示了作者的幽默感,又反映了他對自己的要求和期望。
此外,這首詩詞也可以被視為一種對權勢和地位的思考。漢武帝作為一位強大的君主,而東方朔則是他的重要謀士,兩者都代表了權力和地位。而作者自比為沒有龍角的龍,則暗示了他在社會地位和權勢方面的自卑感。這種對權勢的思考,也可以被視為對社會現實的一種反思。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自嘲和幽默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能力的自謙和自卑之情,同時也反映了對權勢和地位的思考。它展示了作者的才華和對自身的要求,同時也引發了讀者對自我評價和社會現實的思考。
“偶問東方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ǒu gōng
守宮
cháng wén hàn wǔ dì, ǒu wèn dōng fāng shuò.
嘗聞漢武帝,偶問東方朔。
chén nǐ zuò lóng hū, cán wú tóu shàng jiǎo.
臣擬作龍呼,慚無頭上角。
“偶問東方朔”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