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愛後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云山愛後移”全詩
蘆洲花白處,楓岸處丹時。
沙鳥看來沒,云山愛後移。
高才屬滕閣,家擅子卿詩。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蘇祠部通判洪州》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蘇祠部通判洪州》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飛鶚去江西,秋飆滿桂旗。
蘆洲花白處,楓岸處丹時。
沙鳥看來沒,云山愛后移。
高才屬滕閣,家擅子卿詩。
中文譯文:
飛鶚飛往江西,秋風吹滿桂旗。
蘆洲花兒變白處,楓岸上紅霞時。
沙鳥看不見了,云山愛情遷移。
高才屬于滕閣,家族擅長子卿的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景色,以及對才華橫溢的滕閣之士的贊美。
首先,詩人描述了一只飛鶚飛往江西的場景,秋風吹拂著滿掛的桂旗,給人一種壯麗的景象。這里的飛鶚和桂旗都是象征著威武和榮耀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江西地區的景色和氣勢的贊美。
接著,詩人描繪了蘆洲花兒變白的地方和楓岸上紅霞的時刻。這里的蘆洲和楓岸都是自然景觀,通過描繪花兒的顏色變化,表達了秋天的到來和景色的變幻。這種變化也可以理解為人事的變遷和歲月的流轉。
然后,詩人提到沙鳥看不見了,云山的愛情遷移。這里的沙鳥和云山都是詩人的聯想和想象,通過它們的消失和遷移,表達了人事的無常和變化。這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
最后,詩人贊美了滕閣的高才,以及他們家族擅長子卿的詩。滕閣是指滕王閣,是宋代文學的重要場所,這里聚集了許多文人才子。通過贊美滕閣和子卿的詩才,詩人表達了對于才華橫溢的文人的敬佩和贊美。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和對滕閣之士的贊美,表達了對于自然和人事變遷的思考,以及對于才華橫溢的文人的敬佩和贊美。
“云山愛後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ū cí bù tōng pàn hóng zhōu
蘇祠部通判洪州
fēi yì qù jiāng xī, qiū biāo mǎn guì qí.
飛鷁去江西,秋飚滿桂旗。
lú zhōu huā bái chù, fēng àn chù dān shí.
蘆洲花白處,楓岸處丹時。
shā niǎo kàn lái méi, yún shān ài hòu yí.
沙鳥看來沒,云山愛後移。
gāo cái shǔ téng gé, jiā shàn zi qīng shī.
高才屬滕閣,家擅子卿詩。
“云山愛後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