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禽語前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幽禽語前後”全詩
上言勸提壺,下言勸酤酒。
但取醒復醉,莫問升與斗。
人生朝菌榮,綠發可無負。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提壺鳥》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提壺鳥》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路幽靜的景象,其中有松樹和竹子,還有鳥兒在其中鳴叫。詩的上半部分勸人提起酒壺,下半部分則勸人暢飲美酒。詩中提到了醒和醉,表達了人生中歡樂和憂愁的兩面。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人生短暫如朝露,但只要能夠無愧于自己的良心,就不必擔心綠發(老去)會給自己帶來負擔。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飲酒的場景,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作者通過山路、松筱和幽禽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寧靜和祥和的氛圍。詩中的提壺和酤酒,象征著人們在繁忙的生活中尋求片刻的慰藉和放松。詩的后半部分則提醒人們,無論是清醒還是陶醉,都不要過于追求功名利祿,而是要享受當下的美好。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態度。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飲酒的描寫,詩詞傳達了一種淡泊寧靜的生活態度,提醒人們珍惜當下,不要過于追求功名利祿,而是要活在當下的快樂和滿足中。
“幽禽語前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hú niǎo
提壺鳥
shān lù àn sōng xiǎo, yōu qín yǔ qián hòu.
山路暗松筱,幽禽語前後。
shàng yán quàn tí hú, xià yán quàn gū jiǔ.
上言勸提壺,下言勸酤酒。
dàn qǔ xǐng fù zuì, mò wèn shēng yǔ dòu.
但取醒復醉,莫問升與斗。
rén shēng cháo jūn róng, lǜ fā kě wú fù.
人生朝菌榮,綠發可無負。
“幽禽語前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