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比驚丸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比驚丸雀”全詩
將補舊巢缺,不嫌貧屋歸。
銜泥和草梗,側翅過柴扉。
豈比驚丸雀,迎人欲拂衣。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新燕》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新燕》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新燕歸巢,是指春天社會活動結束后,燕子回到巢穴的場景。詩人以燕子歸巢為象征,表達了對新生活的期待和迎接新變化的心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前時春社畢,今日燕來飛。
將補舊巢缺,不嫌貧屋歸。
銜泥和草梗,側翅過柴扉。
豈比驚丸雀,迎人欲拂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燕子歸巢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新生活的期待和對變化的歡迎。詩中的燕子象征著新的希望和機遇,而巢穴則代表著詩人的家園。
詩的前兩句“前時春社畢,今日燕來飛”,表達了春天社會活動結束后燕子歸巢的情景。這里的“春社”指的是春天社會活動,如婚禮、祭祀等,而“燕來飛”則是指燕子回到巢穴。
接下來的兩句“將補舊巢缺,不嫌貧屋歸”,表達了詩人愿意修補破舊的巢穴,不嫌貧窮的家園而歸來的心情。這里的“補舊巢缺”意味著詩人愿意改善現狀,迎接新的生活。
詩的后兩句“銜泥和草梗,側翅過柴扉。豈比驚丸雀,迎人欲拂衣”,描繪了燕子修補巢穴的過程。燕子銜著泥土和草梗,從柴門旁邊側翅而過。與此同時,詩人用“驚丸雀”來對比燕子,強調燕子的高貴和迎接人的姿態。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燕子歸巢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新生活的期待和對變化的歡迎。詩人以燕子為象征,表達了對新的希望和機遇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家園的熱愛和對改善現狀的決心。
“豈比驚丸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n yàn
新燕
qián shí chūn shè bì, jīn rì yàn lái fēi.
前時春社畢,今日燕來飛。
jiāng bǔ jiù cháo quē, bù xián pín wū guī.
將補舊巢缺,不嫌貧屋歸。
xián ní hé cǎo gěng, cè chì guò chái fēi.
銜泥和草梗,側翅過柴扉。
qǐ bǐ jīng wán què, yíng rén yù fú yī.
豈比驚丸雀,迎人欲拂衣。
“豈比驚丸雀”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