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纖舴艋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纖纖舴艋昏”全詩
霜泥黏纜尾,冰水閣潮痕。
撇撇鸊鵜去,纖纖舴艋昏。
梅湖到不遠,寄信向田園。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早發大信口》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早發大信口》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清晨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自然界的變化和人們的生活狀態。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犬吠知船解,村墟尚閉門。
霜泥黏纜尾,冰水閣潮痕。
撇撇鸊鵜去,纖纖舴艋昏。
梅湖到不遠,寄信向田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船只解纜、村莊門戶關閉、霜泥黏附在船尾、冰水中留下潮痕等細節,展現了清晨的寧靜和人們的生活狀態。
首先,詩中的犬吠聲表明船只即將啟航,這是一種生活的信號。而村莊的門戶尚未開啟,顯示了人們還未開始日常的活動,整個村莊還處于沉睡狀態。
其次,詩中的霜泥黏附在船尾,冰水中留下潮痕,描繪了清晨的寒冷和濕潤。這些細節不僅增加了詩的真實感,也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細致觀察。
最后,詩中提到了鸊鵜和舴艋,這些是水鳥和小船的形象。鸊鵜撇撇地飛走,舴艋纖細地昏暗在水中,這些描寫增添了詩的意境和情感。
整首詩以梅湖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向往。通過寄信向田園,作者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清晨的景象和人們的生活狀態,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向往。
“纖纖舴艋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fā dà xìn kǒu
早發大信口
quǎn fèi zhī chuán jiě, cūn xū shàng bì mén.
犬吠知船解,村墟尚閉門。
shuāng ní nián lǎn wěi, bīng shuǐ gé cháo hén.
霜泥黏纜尾,冰水閣潮痕。
piē piē pì tí qù, xiān xiān zé měng hūn.
撇撇鸊鵜去,纖纖舴艋昏。
méi hú dào bù yuǎn, jì xìn xiàng tián yuán.
梅湖到不遠,寄信向田園。
“纖纖舴艋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