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來過駐畫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每一來過駐畫船”全詩
藥無遠近寧論報,家有圖書不計錢。
已住秦淮借風月,遍尋吳國舊山川。
塵纓我系未能解,每一來過駐畫船。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贈江寧王高士》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江寧王高士》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江南地區的美麗風景和作者對江寧王高士的贊賞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自古江南風俗美,
喜君高趣慕先賢。
藥無遠近寧論報,
家有圖書不計錢。
已住秦淮借風月,
遍尋吳國舊山川。
塵纓我系未能解,
每一來過駐畫船。
詩詞的意境表達了江南地區自古以來的美麗風俗。作者欣賞江寧王高士的高尚品質和對古代先賢的崇敬之情。詩中提到,無論藥物的遠近,都不能決定報答的多少;而家中擁有的圖書,無論價值多少,都是無價之寶。
詩人曾在秦淮河畔居住,借助那里的風景和月色來陶冶情操。他四處尋訪吳國的古山川,感受歷史的滄桑。然而,他的心仍被塵世的瑣事所困擾,無法解脫。每次來到江寧,他都會停留在畫船上,欣賞江南的美景。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江南風景和表達對江寧王高士的贊賞,展現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古代文化的熱愛。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塵世紛擾的無奈和對自身境遇的思考。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對江南地區的熱愛和對高尚品質的追求。
“每一來過駐畫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jiāng níng wáng gāo shì
贈江寧王高士
zì gǔ jiāng nán fēng sú měi, xǐ jūn gāo qù mù xiān xián.
自古江南風俗美,喜君高趣慕先賢。
yào wú yuǎn jìn níng lùn bào, jiā yǒu tú shū bù jì qián.
藥無遠近寧論報,家有圖書不計錢。
yǐ zhù qín huái jiè fēng yuè, biàn xún wú guó jiù shān chuān.
已住秦淮借風月,遍尋吳國舊山川。
chén yīng wǒ xì wèi néng jiě, měi yī lái guò zhù huà chuán.
塵纓我系未能解,每一來過駐畫船。
“每一來過駐畫船”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