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丹書萬仞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四字丹書萬仞崖”全詩
煙霞極目無人到,鸞鶴今應待我來。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憶游嵩山》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憶游嵩山》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懷念游覽嵩山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四字丹書萬仞崖,
神清之洞鎖樓臺。
煙霞極目無人到,
鸞鶴今應待我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嵩山為背景,通過描繪山峰的壯麗景色和神秘氛圍,表達了作者對嵩山的懷念之情。
首句“四字丹書萬仞崖”描繪了嵩山的險峻和高聳的山峰,給人一種壯麗的感覺。接著,“神清之洞鎖樓臺”表達了山洞和樓臺的神秘和莊嚴,給人一種神秘的氛圍。
第三句“煙霞極目無人到”描繪了山間的煙霧和霞光,以及人跡罕至的景象,給人一種寧靜和幽深的感覺。最后一句“鸞鶴今應待我來”表達了作者對嵩山的向往和期待,給人一種神秘而又溫馨的感覺。
整首詩通過描繪嵩山的壯麗景色和神秘氛圍,表達了作者對嵩山的深深眷戀和向往之情。同時,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嵩山之中,感受到了山峰的雄偉和山間的寧靜。這首詩詞展示了梅堯臣對自然景觀的獨特感悟和對山水之美的贊美。
“四字丹書萬仞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yóu sōng shān
憶游嵩山
sì zì dān shū wàn rèn yá, shén qīng zhī dòng suǒ lóu tái.
四字丹書萬仞崖,神清之洞鎖樓臺。
yān xiá jí mù wú rén dào, luán hè jīn yīng dài wǒ lái.
煙霞極目無人到,鸞鶴今應待我來。
“四字丹書萬仞崖”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平韻) 上平九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