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溪上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梅花溪上村”全詩
鳥呼知木暖,云濕覺山昏。
婦子來陂下,囊壺置樹根。
予非陶靖節,老去愛田園。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早春田行》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早春田行》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雪雙羊路,
梅花溪上村。
鳥呼知木暖,
云濕覺山昏。
婦子來陂下,
囊壺置樹根。
予非陶靖節,
老去愛田園。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早春時節的田園景色。詩人通過描寫風雪中的雙羊路和梅花溪上的村莊,展現了大自然的靜謐和寧靜。鳥兒的鳴叫告訴我們春天已經來臨,樹木逐漸回暖。云霧彌漫,山色昏暗,給人一種朦朧的感覺。婦女們來到陂下,將囊壺放在樹根旁,可能是為了采集水源或者進行農田勞作。詩人表達了自己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即使年歲漸長,仍然鐘愛著這片土地。
賞析:
《早春田行》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早春時節的景色和田園生活。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示了春天的到來和大自然的變化。風雪中的雙羊路和梅花溪上的村莊,給人一種寧靜和安詳的感覺。鳥兒的鳴叫和樹木的回暖,預示著春天的到來。云霧彌漫,山色昏暗,給人一種朦朧的美感。詩中的婦女們在田園中勞作,展現了農村生活的勤勞和樸實。詩人表達了自己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向往,即使年歲漸長,仍然鐘愛著這片土地。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田園生活的熱愛之情,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受。
“梅花溪上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chūn tián xíng
早春田行
fēng xuě shuāng yáng lù, méi huā xī shàng cūn.
風雪雙羊路,梅花溪上村。
niǎo hū zhī mù nuǎn, yún shī jué shān hūn.
鳥呼知木暖,云濕覺山昏。
fù zi lái bēi xià, náng hú zhì shù gēn.
婦子來陂下,囊壺置樹根。
yǔ fēi táo jìng jié, lǎo qù ài tián yuán.
予非陶靖節,老去愛田園。
“梅花溪上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