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問冠時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學問冠時哲”全詩
如何二賢豪,侵晨顧衰苶。
喜言雨後涼,早暮脫炎熱。
愛子屋室靜,塵土都已絕。
不唯清耳目,亦精養愚拙。
江碑讀頭陁,沈賦賞雌霓。
固知世德高,學問冠時哲。
我慚於其間,荊華參蟻蛭。
然推鵬鷃分,自足不少別。
君歸邀此吟,把筆強搜決。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江鄰幾沈文通二學士見過》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鄰幾沈文通二學士見過》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東城車馬多,巷無蹄與轍。
在東城,車馬往來頻繁,巷道上卻沒有車馬的蹄聲和車轍的痕跡。
如何二賢豪,侵晨顧衰苶。
這里指的是沈文通和江鄰,他們在清晨時分就起床,關注著社會的衰敗和困苦。
喜言雨后涼,早暮脫炎熱。
他們欣喜地說,雨后的天氣涼爽,早晚能夠擺脫酷熱的氣候。
愛子屋室靜,塵土都已絕。
他們喜歡自己的家室寧靜,沒有塵土的擾亂。
不唯清耳目,亦精養愚拙。
他們不僅注重外在的清潔整齊,也注重內心的修養和智慧的培養。
江碑讀頭陁,沈賦賞雌霓。
他們讀江碑上的文字,欣賞沈文通的賦詩,贊美著美麗的彩虹。
固知世德高,學問冠時哲。
他們深知世間的德行高尚,學問卓越,堪稱時代的智者。
我慚于其間,荊華參蟻蛭。
我自愧不如他們,如同荊花與螞蟻、蛭蟲相比較。
然推鵬鹢分,自足不少別。
但是,就像鵬鳥和鷺鳥各自飛翔,各有所長,我也能夠自足,不必嫉妒別人。
君歸邀此吟,把筆強搜決。
君歸指的是沈文通和江鄰,他們邀請我一起吟詩,讓我用力搜尋思緒,寫下這首詩詞。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東城的繁忙景象、表達對清涼天氣的喜悅、贊美家室的寧靜、強調修養和智慧的重要性,以及對沈文通和江鄰的敬佩和自省,展現了作者對時代智者的向往和自我反思。同時,詩中也表達了作者對自身的自足和獨立思考的態度。
“學問冠時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lín jǐ shěn wén tōng èr xué shì jiàn guò
江鄰幾沈文通二學士見過
dōng chéng chē mǎ duō, xiàng wú tí yǔ zhé.
東城車馬多,巷無蹄與轍。
rú hé èr xián háo, qīn chén gù shuāi nié.
如何二賢豪,侵晨顧衰苶。
xǐ yán yǔ hòu liáng, zǎo mù tuō yán rè.
喜言雨後涼,早暮脫炎熱。
ài zǐ wū shì jìng, chén tǔ dōu yǐ jué.
愛子屋室靜,塵土都已絕。
bù wéi qīng ěr mù, yì jīng yǎng yú zhuō.
不唯清耳目,亦精養愚拙。
jiāng bēi dú tóu tuó, shěn fù shǎng cí ní.
江碑讀頭陁,沈賦賞雌霓。
gù zhī shì dé gāo, xué wèn guān shí zhé.
固知世德高,學問冠時哲。
wǒ cán yú qí jiān, jīng huá cān yǐ zhì.
我慚於其間,荊華參蟻蛭。
rán tuī péng yàn fēn, zì zú bù shǎo bié.
然推鵬鷃分,自足不少別。
jūn guī yāo cǐ yín, bǎ bǐ qiáng sōu jué.
君歸邀此吟,把筆強搜決。
“學問冠時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