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堂暮色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蓮堂暮色空”全詩
柏殿秋陰冷,蓮堂暮色空。
鳥啼山藹里,僧語竹林中。
寂寞蕪城近,蕭蕭牧笛風。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山光寺》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光寺》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梅堯臣。這首詩描繪了一座廢寺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文環境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寂寞和孤獨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古橋經廢寺,蒼蘚舊離宮。
柏殿秋陰冷,蓮堂暮色空。
鳥啼山藹里,僧語竹林中。
寂寞蕪城近,蕭蕭牧笛風。
這首詩詞以廢寺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寂寞凄涼的景象。古橋經過廢棄的寺廟,蒼蘚覆蓋著古老的離宮。柏殿中秋天的陰冷使人感到凄涼,蓮堂在黃昏時分顯得空蕩。鳥兒在山藹的地方啼鳴,僧人在竹林中低聲交談。寂寞的蕪城近在眼前,蕭蕭的牧笛聲在風中響起。
這首詩詞通過對廢寺景象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寂寞之情。廢棄的寺廟和凄涼的景色象征著人世間的無常和變遷,與作者內心的孤獨感相呼應。詩中的自然景色和人文環境的描寫,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表達。整首詩詞以寂寞凄涼的氛圍為主線,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蓮堂暮色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guāng sì
山光寺
gǔ qiáo jīng fèi sì, cāng xiǎn jiù lí gōng.
古橋經廢寺,蒼蘚舊離宮。
bǎi diàn qiū yīn lěng, lián táng mù sè kōng.
柏殿秋陰冷,蓮堂暮色空。
niǎo tí shān ǎi lǐ, sēng yǔ zhú lín zhōng.
鳥啼山藹里,僧語竹林中。
jì mò wú chéng jìn, xiāo xiāo mù dí fēng.
寂寞蕪城近,蕭蕭牧笛風。
“蓮堂暮色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