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姝應轉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舞姝應轉妍”全詩
東樓嘗共望,九陌聽爭先。
白發更中笑,舞姝應轉妍。
追隨都已倦,強對月明前。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上元夕有懷韓子華閣老》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元夕有懷韓子華閣老》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歲老一歲,新年思舊年。
東樓嘗共望,九陌聽爭先。
白發更中笑,舞姝應轉妍。
追隨都已倦,強對月明前。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轉的感慨和對新年的思念之情。詩中描述了在上元夕(農歷正月十五)這個特殊的夜晚,作者站在東樓上,與他人一同遠望,聽著街道上熱鬧的聲音。他看到自己的白發,卻依然笑得開懷,舞姝們的舞姿也更加妍麗動人。然而,作者也感到追隨時光已經疲倦,但他仍然努力在明亮的月光下堅持前行。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上元夕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歲月流逝的感慨和對新年的思念之情。詩中的"一歲老一歲,新年思舊年"表達了時間的無情流轉,每一歲月的過去都讓人不禁懷念起過去的時光。"東樓嘗共望,九陌聽爭先"描繪了作者與他人一同站在東樓上,遠望著熱鬧的街道,聽著人們的歡聲笑語,展現了節日的喜慶氛圍。"白發更中笑,舞姝應轉妍"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白發的接受和對舞姝們美麗舞姿的贊嘆,顯示了積極樂觀的心態。最后兩句"追隨都已倦,強對月明前"則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疲倦感,但他仍然堅持追求美好,勇敢地面對未來。
這首詩詞通過對時間流逝和新年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積極向上的態度。同時,通過描繪上元夕的場景和人物形象,詩詞也展現了節日的喜慶氛圍和美好的人生態度。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舞姝應轉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yuán xī yǒu huái hán zi huá gé lǎo
上元夕有懷韓子華閣老
yī suì lǎo yī suì, xīn nián sī jiù nián.
一歲老一歲,新年思舊年。
dōng lóu cháng gòng wàng, jiǔ mò tīng zhēng xiān.
東樓嘗共望,九陌聽爭先。
bái fà gèng zhōng xiào, wǔ shū yīng zhuǎn yán.
白發更中笑,舞姝應轉妍。
zhuī suí dōu yǐ juàn, qiáng duì yuè míng qián.
追隨都已倦,強對月明前。
“舞姝應轉妍”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