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戶不須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窗戶不須關”全詩
飛光入酒杯,舞翠生髻鬟。
竹林眠黃麞,莎徑欠白鷴。
主人無倦情,窗戶不須關。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史氏南軒》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史氏南軒》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庭中碧石盎,上結三重山。
飛光入酒杯,舞翠生髻鬟。
竹林眠黃麞,莎徑欠白鷴。
主人無倦情,窗戶不須關。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南軒庭院的景象。庭院中有一座碧石盎,上面堆疊著三座重重疊疊的山巒。陽光穿過山巒的縫隙,投射在酒杯中,形成閃爍的光芒。庭院中的女子佩戴著翠色的髻鬟,仿佛在舞動。竹林中的黃麞正在安靜地休息,莎草小徑上的白鷴似乎有些欠缺。主人心情愉悅,無倦意,所以窗戶也不需要關閉。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庭院景象,展現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畫面。碧石盎和三重山的描繪,使人感受到庭院的高遠和壯麗。陽光投射在酒杯中的飛光,給人一種閃耀的感覺,與女子舞動的翠髻相呼應,增添了一絲生動和活潑的氣息。竹林中的黃麞和莎草小徑上的白鷴,展示了自然界的寧靜和和諧。主人無倦情,窗戶不須關,表達了主人心情舒暢,無拘無束的狀態。
整首詩詞以景寫情,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主人的心境,展示了一種寧靜、愉悅的氛圍。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以及主人內心的寧靜與滿足。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窗戶不須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ǐ shì nán xuān
史氏南軒
tíng zhōng bì shí àng, shàng jié sān chóng shān.
庭中碧石盎,上結三重山。
fēi guāng rù jiǔ bēi, wǔ cuì shēng jì huán.
飛光入酒杯,舞翠生髻鬟。
zhú lín mián huáng zhāng, shā jìng qiàn bái xián.
竹林眠黃麞,莎徑欠白鷴。
zhǔ rén wú juàn qíng, chuāng hù bù xū guān.
主人無倦情,窗戶不須關。
“窗戶不須關”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