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向郡樓東北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試向郡樓東北望”全詩
蘇合輕裘霜莫犯,銅牙大弩吏先迎。
山旁楚賈連檣泊,水上禹書寒磬清。
試向郡樓東北望,煙波千里月臨城。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樂職方知泗州》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樂職方知泗州》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長堤上的凍結的柳枝不堪折斷,
貧窮的歲月使君獨自騎行。
蘇合輕裘不讓霜雪侵襲,
銅牙大弩的官吏先行迎接。
山旁楚賈停泊船只,
水上禹書寒磬清脆。
試著向郡樓東北方向望去,
煙波千里,月光灑在城市之上。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送別樂職方知泗州的場景。詩人通過描寫冬天長堤上的凍柳、貧窮的使君獨自騎行,以及蘇合輕裘、銅牙大弩的細節,展現了歲月的艱辛和使君的孤獨。同時,詩人也描繪了山旁楚賈停泊的船只和水上禹書寒磬的景象,表達了對離別的思念之情。最后,詩人以煙波千里、月光灑城的景象作為結束,給人以壯麗的意境。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離別的情感和對鄉愁的思念。詩人通過描繪冬天長堤上的凍柳和貧窮的使君獨自騎行,表達了歲月的艱辛和離別的苦楚。同時,詩中的蘇合輕裘和銅牙大弩等細節,展示了使君的身份和威嚴。山旁楚賈停泊的船只和水上禹書寒磬的景象,則增添了離別的凄涼和思念的情感。最后,詩人以煙波千里、月光灑城的景象作為結束,給人以壯麗的意境,使整首詩詞更具藝術感和感染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離別的情感和對鄉愁的思念,展現了詩人的才華和情感的深度。
“試向郡樓東北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è zhí fāng zhī sì zhōu
送樂職方知泗州
zhǎng dī dòng liǔ bù kān zhé, qióng là shǐ jūn dān qí xíng.
長堤凍柳不堪折,窮臘使君單騎行。
sū hé qīng qiú shuāng mò fàn, tóng yá dà nǔ lì xiān yíng.
蘇合輕裘霜莫犯,銅牙大弩吏先迎。
shān páng chǔ jiǎ lián qiáng pō, shuǐ shàng yǔ shū hán qìng qīng.
山旁楚賈連檣泊,水上禹書寒磬清。
shì xiàng jùn lóu dōng běi wàng, yān bō qiān lǐ yuè lín chéng.
試向郡樓東北望,煙波千里月臨城。
“試向郡樓東北望”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