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山一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同山一定”全詩
都忘將別意,競媚向官資。
憑在屋頭月,照君墻上旗。
不同山一定,更遠更相隨。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閭丘殿丞》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閭丘殿丞》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每當有西歸的客人,誰沒有滿袖的詩篇。
都忘記了離別的憂思,爭相奉承官方的權勢。
我倚在屋頂仰望月亮,照亮了你的墻上的旗幟。
雖然不在同一座山上,但更遠的距離也會相互陪伴。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送別閭丘殿丞的場景。詩人表達了對客人的贊賞,認為每個西歸的客人都是詩人,都懷揣著滿袖的詩篇。然而,他們在離別時都忘記了離別的憂思,而是競相奉承官方的權勢。詩人借著仰望月亮的姿態,照亮了殿丞墻上的旗幟,表達了對他的敬意。最后,詩人認為雖然他們不在同一座山上,但即使距離更遠,他們也會相互陪伴。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送別的場景,展現了詩人對客人的贊賞和對官方權勢的諷刺。詩人通過對月亮和旗幟的描寫,巧妙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客人和權勢的對比,反映了詩人對真實情感和自由創作的追求。這首詩詞既有深意,又富有意境,展現了梅堯臣獨特的藝術風格。
“不同山一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ǘ qiū diàn chéng
送閭丘殿丞
měi yǒu xī guī kè, shuí wú mǎn xiù shī.
每有西歸客,誰無滿袖詩。
dōu wàng jiāng bié yì, jìng mèi xiàng guān zī.
都忘將別意,競媚向官資。
píng zài wū tóu yuè, zhào jūn qiáng shàng qí.
憑在屋頭月,照君墻上旗。
bù tóng shān yí dìng, gèng yuǎn gèng xiāng suí.
不同山一定,更遠更相隨。
“不同山一定”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