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自事眉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空自事眉額”全詩
賢愚走其間,朝幕不見跡。
北望天波門,垣垣宗室宅。
宗室令不孫,愛書輕玉帛。
華宇何深沈,但聞列圖籍。
曲房有窈窕,空自事眉額。
體胖生粹和,安在處巖石。
古來為善樂,豈以歌鐘適。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邃隱堂》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邃隱堂》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梅堯臣。這首詩描繪了大梁城內車馬喧囂、塵土飛揚的景象,賢者和愚者在其中穿行,但在朝廷的幕布下卻看不到他們的蹤跡。詩人北望著天波門,看到了高聳的宗室宅邸,但宗室的后代卻不重視仕途,更喜歡研讀書籍,對玉帛等物不感興趣。華麗的宇宙有多么深邃,只能從列舉的圖書中略知一二。曲房中有一位美麗的女子,專心致志地修飾自己的眉目,但她的心思卻空空如也。詩人自問,胖乎乎的身軀中是否還有一顆純粹和善良的心靈,這樣的心靈是否能在巖石的環境中找到安寧。古代人們一直以來都認為善良和快樂是相輔相成的,難道只有歌唱和鐘聲才能帶來快樂嗎?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大梁城的繁忙景象、宗室的冷淡態度以及詩人對善良和快樂的思考,表達了對社會現象和人性的思索。它呈現了一個繁華而喧囂的社會環境,其中人們的行為和價值觀念似乎有些失衡。詩人通過對宗室的描寫,暗示了社會精英對功名利祿的冷漠態度,以及對知識和內心世界的追求。最后,詩人提出了一個問題,即善良和快樂是否只能通過外在的享樂和娛樂來實現,還是內心的純凈和善良同樣重要。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社會和人性的觀察,引發了讀者對于價值觀念和內心追求的思考。
“空自事眉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uì yǐn táng
邃隱堂
dà liáng chē mǎ dì, chén tǔ fēi bǎi chǐ.
大梁車馬地,塵土飛百尺。
xián yú zǒu qí jiān, cháo mù bú jiàn jī.
賢愚走其間,朝幕不見跡。
běi wàng tiān bō mén, yuán yuán zōng shì zhái.
北望天波門,垣垣宗室宅。
zōng shì lìng bù sūn, ài shū qīng yù bó.
宗室令不孫,愛書輕玉帛。
huá yǔ hé shēn shěn, dàn wén liè tú jí.
華宇何深沈,但聞列圖籍。
qū fáng yǒu yǎo tiǎo, kōng zì shì méi é.
曲房有窈窕,空自事眉額。
tǐ pàng shēng cuì hé, ān zài chù yán shí.
體胖生粹和,安在處巖石。
gǔ lái wéi shàn lè, qǐ yǐ gē zhōng shì.
古來為善樂,豈以歌鐘適。
“空自事眉額”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