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貢入中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隨貢入中國”全詩
腹膏為飯囊,鬲冒貯飲墨。
出沒上下波,厭飫吳越食。
爛腸來雕蚶,隨貢入中國。
中國舍肥羊,啖此亦不惑。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烏賊魚》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烏賊魚》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梅堯臣。這首詩描繪了烏賊魚的形象和特點,并通過對比來表達作者對中國文化的贊美和自豪。
詩中描述了海洋中存在著丑陋的魚,而烏圖(即烏魯木齊)則有烏賊。烏賊魚的腹部膨脹,可以當作飯囊,它的墨囊則可以用來寫字。它在海洋中上下穿梭,厭惡吳越地區的食物。它的腸子爛掉了,但仍然被作為貢品進入中國。中國人舍棄肥羊,也愿意品嘗烏賊魚。
這首詩詞通過對烏賊魚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中國文化的贊美。烏賊魚雖然外表丑陋,但它具有獨特的特點和價值。作者通過對烏賊魚的描述,暗示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即使是看似平凡的事物也有其獨特之處。同時,詩中也表達了作者對中國人民的自豪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守。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烏賊魚的形象和特點,通過對比和象征手法,傳達了作者對中國文化的贊美和自豪之情。
“隨貢入中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ū zéi yú
烏賊魚
hǎi ruò yǒu chǒu yú, wū tú yǒu wū zéi.
海若有丑魚,烏圖有烏賊。
fù gāo wèi fàn náng, gé mào zhù yǐn mò.
腹膏為飯囊,鬲冒貯飲墨。
chū mò shàng xià bō, yàn yù wú yuè shí.
出沒上下波,厭飫吳越食。
làn cháng lái diāo hān, suí gòng rù zhōng guó.
爛腸來雕蚶,隨貢入中國。
zhōng guó shě féi yáng, dàn cǐ yì bù huò.
中國舍肥羊,啖此亦不惑。
“隨貢入中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