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閣漸看河影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橫閣漸看河影轉”全詩
橫閣漸看河影轉,繞枝還見鵲驚無。
蟲催織婦機成素,露逼鮫人淚作珠。
才比陶潛無用處,紗巾時任酒沾濡。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依韻和秋夜對月》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依韻和秋夜對月》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陳王苑里望空虛,
吳客風前憶具區。
橫閣漸看河影轉,
繞枝還見鵲驚無。
蟲催織婦機成素,
露逼鮫人淚作珠。
才比陶潛無用處,
紗巾時任酒沾濡。
中文譯文:
在陳王的園子里望著空虛的景象,
吳地的客人在風前回憶具區。
橫閣逐漸看到河水的倒影轉動,
繞枝上還能看見被驚飛的鵲鳥。
蟲子催促著織婦的機器,織出素色的布匹,
露水催逼著鮫人的淚水變成珍珠。
我的才華與陶淵明相比毫無用處,
我的紗巾時常被酒水沾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秋夜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于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之情。詩中的陳王苑和吳客風都是歷史上的地名,通過描繪這些地方的景象,詩人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回憶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中的橫閣和河影轉動,以及繞枝上的鵲鳥驚飛,都是通過景物的變化來暗示時間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這些景象與詩人內心的感受相呼應,傳達出一種時光荏苒、歲月易逝的情緒。
詩中還描繪了蟲子催促織婦的機器,以及露水催逼鮫人的淚水變成珍珠,這些形象都表達了時間的無情和人生的辛酸。詩人通過這些意象,表達了自己才華無用的感嘆,以及紗巾被酒水沾濕的生活狀態,暗示了自己的無奈和困惑。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夜的景象,抒發了詩人對于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之情,表達了對于時光無情和人生辛酸的思考。同時,詩中的景物描寫和意象運用也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藝術表達能力。
“橫閣漸看河影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yùn hé qiū yè duì yuè
依韻和秋夜對月
chén wáng yuàn lǐ wàng kōng xū, wú kè fēng qián yì jù qū.
陳王苑里望空虛,吳客風前憶具區。
héng gé jiàn kàn hé yǐng zhuǎn, rào zhī hái jiàn què jīng wú.
橫閣漸看河影轉,繞枝還見鵲驚無。
chóng cuī zhī fù jī chéng sù, lù bī jiāo rén lèi zuò zhū.
蟲催織婦機成素,露逼鮫人淚作珠。
cái bǐ táo qián wú yòng chǔ, shā jīn shí rèn jiǔ zhān rú.
才比陶潛無用處,紗巾時任酒沾濡。
“橫閣漸看河影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