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神廟下莎侵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水神廟下莎侵路”全詩
水神廟下莎侵路,江叟門前柳映磯。
犢臥已知耕耒歇,鷗驚長見釣船歸。
天隨宅畔吾曾住,留得閑絪掛夕暉。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江村》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村》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寧靜的江村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
詩中描述了南囿的薰風吹拂著葛衣,汀花還未露出水面,岸邊的花稀稀落落。水神廟下的莎草侵占了小路,江邊的老漁翁門前的柳樹倒映在水中。詩人提到了犢牛已經躺下休息,海鷗驚起時才能看到漁船歸來。他還提到自己曾經住在這個地方,天空伴隨著他的住宅,他留下了一絲閑適的氛圍,掛著夕陽的余暉。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江村的寧靜和自然景色的美麗。薰風吹拂葛衣,汀花未露,岸花稀落,都展現了江村的寧靜和靜謐。水神廟下的莎草侵占了小路,江邊老漁翁門前的柳樹倒映在水中,描繪了江村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觀的和諧共生。詩人提到的犢牛躺下休息和海鷗驚起時才能看到漁船歸來,暗示了江村的寧靜和人們的寧靜生活。最后,詩人提到自己曾經住在這個地方,留下了一絲閑適的氛圍,掛著夕陽的余暉,表達了對江村生活的眷戀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江村的寧靜和自然景色的美麗,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和眷戀。
“水神廟下莎侵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cūn
江村
nán yòu xūn fēng chuī gé yī, tīng huā wèi lù àn huā xī.
南囿薰風吹葛衣,汀花未露岸花稀。
shuǐ shén miào xià shā qīn lù, jiāng sǒu mén qián liǔ yìng jī.
水神廟下莎侵路,江叟門前柳映磯。
dú wò yǐ zhī gēng lěi xiē, ōu jīng zhǎng jiàn diào chuán guī.
犢臥已知耕耒歇,鷗驚長見釣船歸。
tiān suí zhái pàn wú céng zhù, liú dé xián yīn guà xī huī.
天隨宅畔吾曾住,留得閑絪掛夕暉。
“水神廟下莎侵路”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