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賤未知生處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貧賤未知生處樂”全詩
豈愿身離父母邦,山川路遠非不惡。
貧賤未知生處樂。
¤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太白三章》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白三章》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太白星初升、北斗星落的景象,以及清晨行人起床時車鈴的鳴響。詩人表達了自己不愿離開故鄉、遠離父母和家鄉的情感,同時也表達了對長途旅行的厭倦之情。詩人認為貧窮和低賤的境遇并不知道快樂的所在。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太白星初升北斗落,
行人早起車鳴鐸。
豈愿身離父母邦,
山川路遠非不惡。
貧賤未知生處樂。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人物行為,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眷戀和對離鄉旅行的疲憊之情。詩人不愿離開父母和故鄉,對于長途旅行的辛苦和陌生的山川路途感到厭倦。詩人認為貧窮和低賤的境遇并不知道快樂的所在,暗示了他對于生活境況的不滿。
這首詩詞的賞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 自然景象的描繪:詩人通過描繪太白星初升和北斗星落的景象,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變化。這種景象的描繪為整首詩詞增添了一種宏大的氛圍。
2. 對家鄉的眷戀:詩人表達了對父母和故鄉的眷戀之情,表現出對家庭和故土的深情厚意。這種情感使得詩詞更具人情味和親切感。
3. 對旅行的疲憊和不滿:詩人通過描繪行人早起和長途旅行的辛苦,表達了對離鄉旅行的疲憊和對陌生環境的不適感。這種情感使得詩詞更具現實主義色彩。
4. 對貧窮和低賤的思考:詩人認為貧窮和低賤的境遇并不知道快樂的所在,反映了他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生活境況的不滿。這種思考使得詩詞更具思想性和深度。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和對個人情感的表達,展現了詩人對家鄉的眷戀和對離鄉旅行的疲憊之情,同時也反映了對社會現實和生活境況的思考。這首詩詞在形式上簡潔明快,意境深遠,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內涵。
“貧賤未知生處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bái sān zhāng
太白三章
tài bái chū shēng běi dǒu luò, xíng rén zǎo qǐ chē míng duó.
太白初升北斗落,行人早起車鳴鐸。
qǐ yuàn shēn lí fù mǔ bāng, shān chuān lù yuǎn fēi bù è.
豈愿身離父母邦,山川路遠非不惡。
pín jiàn wèi zhī shēng chù lè.
貧賤未知生處樂。
¤
“貧賤未知生處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