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躊躇空復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躊躇空復情”全詩
搖落豈堪別,躊躇空復情。
帆過京口渡,砧響石頭城。
為客歸宜早,高堂白發生。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送謝恭》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謝恭》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離別時的凄涼和思念之情。
詩中描述了涼風吹起江海,萬樹盡頭傳來秋聲。這里的涼風和秋聲,象征著離別的季節,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接著,詩人表達了對離別的不舍之情,認為搖落的葉子是多么難以割舍,內心充滿了猶豫和思念。
詩的下半部分,詩人描繪了送別的場景。帆船駛過京口渡口,砧聲響徹石頭城。這里的京口渡和石頭城是具體的地名,增加了詩詞的寫實感。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客人早日歸來的期盼,以及自己在高堂上白發生的情景,暗示了歲月的流轉和離別的無奈。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情感表達,表達了離別時的凄涼和思念之情。它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現了明代詩人高啟獨特的藝術才華。
“躊躇空復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xiè gōng
送謝恭
liáng fēng qǐ jiāng hǎi, wàn shù jǐn qiū shēng.
涼風起江海,萬樹盡秋聲。
yáo luò qǐ kān bié, chóu chú kōng fù qíng.
搖落豈堪別,躊躇空復情。
fān guò jīng kǒu dù, zhēn xiǎng shí tou chéng.
帆過京口渡,砧響石頭城。
wèi kè guī yí zǎo, gāo táng bái fà shēng.
為客歸宜早,高堂白發生。
“躊躇空復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